白花丹参中丹酚酸A的制备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f.alba Wu and Li)是唇形科(Labiatae)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白花变型,主要产于山东莱芜、章丘等山区地带,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传统中药之一。临床上,白花丹参常用作丹参使用,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另外,白花丹参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奇效,在民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现代研究表明,白花丹参与丹参在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主要含有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和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其中丹酚酸A是白花丹参中一种重要的酚酸类成分,它在白花丹参药材中的含量极低,但是其药理活性比较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已经获得一种制备丹酚酸A高含量药材的方法,本文是在该方法的基础之上,对处理后的药材中丹酚酸A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首先,采用超声波对该药材进行乙醇提取,经萃取、酸化等步骤后得到丹酚酸A的醇提物。然后我们采用聚酰胺树脂对醇提物中的丹酚酸A进行纯化,结果显示聚酰胺树脂纯化丹酚酸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1 g/L,体积流量为1.0 mL/min,上样量为150 mL,20%乙醇水溶液洗脱5个保留体积除杂,洗脱溶剂为50%乙醇水溶液,洗脱体积为10个保留体积,纯化后丹酚酸A含量达40.36%;其次,使用MCI树脂对其继续进行纯化,结果显示,250 mL的MCI树脂上样量为7 g,30%甲醇水溶液洗脱20个保留体积除杂,40%甲醇水溶液洗脱,洗脱至第9-12个保留体积出现大量的丹酚酸A,纯度在65%左右;最后,再经过Sephadex LH-20、C18反相硅胶柱色谱纯化后,丹酚酸A的纯度达到97%以上。同时对高纯度丹酚酸A进行制备,为后续研究提供样品。由于丹酚酸A的水溶性较差,为了增加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将其制成丹酚酸铵盐,并且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待滴加氨水的pH值、反应终点的反应液pH值对丹酚酸A铵盐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待滴加氨水溶液的pH值为9.5,反应液pH值为7.5时,丹酚酸A铵盐含量在95%以上。考察了制得的丹酚酸A铵盐在水中的溶解度,结果显示,其溶解度在40 mg/mL以上,具有较好的水溶解度。对处理后白花丹参的丹酚酸A醇提物进行了抗炎活性的初步评价,结果显示该提取物能够明显地抑制LPS诱导的THP-1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IL-8及IL-1β的过表达,表明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采用DPPH法、还原测定法以及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对聚酰胺柱色谱纯化后的丹酚酸A产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该纯化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以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为阳性对照,以尾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对制得的丹酚酸A铵盐进行抗肝纤维化的研究。通过观察大鼠的体征变化、肝组织病理切片变化、α-SMA免疫组学分析,采用化学法检测大鼠血清中AST、ALT水平及肝组织匀浆中MDA、SOD水平,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LN的含量,初步评价丹酚酸A铵盐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结果表明,丹酚酸A的铵盐对患病大鼠的体征具有改善作用,能够减轻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抑制肝组织中α-SMA的过表达,并且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ST、ALT、LN的水平,升高肝组织匀浆中SOD的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降解产物MDA的水平。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丹酚酸A铵盐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为丹酚酸A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低聚果糖受到广泛的关注。它是一种强效益生元,具有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效,在食品领域中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内切菊粉酶可以
本文以Kupershmidt-Kiso版本的约束mKP方程族为研究对象,考虑具有m个分量的k-约束mKP方程族(?)的相关问题:Wronskian解约化,规范变换,Hirota双线性等式,Sato-Backlund变换,玻
焦虑是机体对外界可见的或者未知的刺激作出的一种生理心理反应,它是属于机体的正常反应,但是当焦虑情绪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范围则转化为病理性焦虑,即焦虑症。焦虑
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气温增加的幅度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和季节非对称性。气温是重要环境因子,气温的变化势必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大田试验
混输泵是油气混输工艺的核心装备,因其在复杂多变的油气工况下输送气液两相介质,设计难度极大,已成为国内外泵行业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年国内提出了一种排出压力高、效率高、
极地/欧亚遥相关型(POL型)是北半球主要的遥相关型之一,极地/欧亚遥相关型的界定早期主要基于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和月平均资料场,其空间分布在正负位相上呈反对称结构。本文应用1948-2017年5月逐日500 hPa位势高度场资料,通过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SOM),对5月POL型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得到了其两个不同位相环流型,即正位相POL+型和负位相POLˉ型,它们并不是镜像对称的,为客观存在的物理模态
根是植物最重要的营养吸收器官,先前植物学者针对力学刺激对根系生长的调控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侧重植物内部的生理生化反应和调控机制,但是力学刺激与植物根系生长是否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非自治随机动力系统中,G-L方程在Wong-Zakai噪音驱动下拉回吸引子的存在性和上半连续性问题.重点是对于Ginzburg-Landau方程在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下的讨论,
神经类疾病日趋高发,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目前对于退行性和损伤性神经系统疾病,传统的方法无法治疗,干细胞的移植治疗为其提供了可能。
众所周知,对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及工程上的一些应用,我们都可以用非线性发展方程来加以描述。本文我们主要采用Darboux变换方法、Hirota双线性等方法分析几类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