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日照地区城市公园冬季彩色植物景观优化探讨 ——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游憩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冬季彩色植物景观可以打破冬季的萧条、缓解人的不良情绪、增加城市公园的识别性及提高人的安全感。但由于重庆冬季日照少,彩色植物更容易美感不足。为了提高寡日照地区彩色植物景观的应用质量及调动冬季游人的情绪。本文在分析影响冬季彩色植物景观打造的主导因子基础上,选取重庆市15个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城市公园中彩色植物的种类、适应性和需光性、植物应用形式、游人的满意度及需求。对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后,结合AHP-GARP对69组彩色植物景观进行综合性评价,再对优质彩色植物景观和较差彩色植物景观进行应用分析,最后针对重庆市彩色植物景观的不足,提出寡日照地区彩色植物景观的优化策略。具体得到以下结论:(1)重庆土壤酸碱度较有利于彩色植物呈色,但冬季的温度、光照条件及土壤不利于其呈色。特别是在地形地貌影响下,重庆冬季多雾、云量大、风速小,冬季自然光环境差。冬季的弱光影响了彩色植物的形态建立和色彩感,弱光胁迫导致彩色植物徒长,其也更容易出现黄化和死亡现象。弱光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在光照不足的冬季容易出现季节性情绪障碍和缺失方向感。重庆冬季自然光中更多的是红光,蓝光和紫外光较少。彩色植物在这种光质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叶片变大、徒长、色彩感减弱的现象。(2)重庆城市公园中冬季的彩色植物有104种,隶属于65科96属,各城市公园中彩色植物的种数不同,部分山地公园的彩色植物很少。在彩色植物的观赏特性上,色彩主要来源于叶片和花,部分公园没有观果类和观枝类彩色植物。从叶片的观赏性看,观叶类彩色植物主要是常色叶植物。从叶片色素上看,观叶类彩色植物主要是常色叶类和斑色叶类植物。在生活型上,灌木类和草本类的彩色植物所占比例较大。在应用频率上,有58种彩色植物出现次数在3次以下,彩色植物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分析彩色植物色彩,在总体色彩构成上,主要是黄色和红色,观叶类彩色植物的主要颜色是黄色,观花类彩色植物主要是红色;各公园色彩构成上,各公园应用最多的为红色和白色,黄色、紫色植物应用很不充分;色彩持续性上,有71种彩色植物有较好的色彩持续性。适应性和需光性上,引进型的彩色植物明显比乡土性彩色植物的适应性差,91.3%的彩色植物喜光。(3)实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彩色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色彩种类度、色彩来源丰富度、色彩持续性有不满意的倾向,在彩色植物景观主色彩的需求上,27.5%、25.6%和19.6%的游人认为应该将黄色、红色、橙色作为主色。(4)运用AHP-GRAP对彩色植物景观的色彩应用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冬季彩色植物景观在打造时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此外,彩色植物景观色彩来源的丰富度、色彩种类的丰富度、色彩明艳度和色彩的持续性也很重要,寡日照地区打造冬季彩色植物景观时,需要多关注这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冬季彩色植物景观的观赏性。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对69组彩色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公园中覆盖空间、垂直空间和封闭空间中的彩色植物景观很少。分级评价后发现较多的彩色植物植物景观色彩效果良好或较差,冬季彩色植物景观有待加强。对III级的彩色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得到冬季较差的彩色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包括:彩色植物空间郁闭度太高、彩色植物景观色彩不够突出、彩色植物景观色彩持续性不强。(5)针对城市公园彩色植物景观调研和应用评价所得到的不足,从主色彩选择、彩色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应用三方面,提出改善彩色植物景观不足的优化策略。彩色植物景观主色彩选择上,寡日照地区城市公园彩色植物景观应以暖色为主色。彩色植物宜选择适应性良好的色彩感强的植物、持续性强的彩色植物、耐阴性的彩色植物。植物应用上,要从优化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比例、结合空间大小和类型、进行必要的疏枝整型等方面保证彩色植物景观开敞、舒朗;山地公园的彩色植物景观要结合地形、坡度坡向布置;此外,也需要加大彩色植物应用和开发力度。应加大现有彩色植物的应用力度,重点开发乡土型的彩色植物。
其他文献
普通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2n=2x=34)是蔷薇科枇杷属中的唯一栽培种。故栽培枇杷遗传背景狭窄,而枇杷属野生资源的评价利用严重不足,众多枇杷的性状长期无法得到改良。枇杷属野生资源有较多的优良性状,其中台湾枇杷(Eriobotrya deflexa),花期为春末至初夏,熟期为夏末至初秋,果实黄红色,无毛,种子1-2,且高抗叶尖焦枯病,这些特征为枇杷熟期、果色
木薯(学名: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可用于淀粉行业和制药行业,也适用于生产乙醇及生物燃料等产业。我们国家对木薯及木薯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木薯干和木薯淀粉。目前我国的木薯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木薯和甘蔗等作物的种植期重合,使木薯种植劳动力紧缺、种植成本大幅提高。如何降低木薯种植成本,成为当前木薯产业发展面临
茶作为在世界上消费量仅次于水的饮料,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绿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Tea polypheonls,TPs),而红茶中含有大量茶黄素,两者均具有抗氧化、调血脂、降血糖等多种保健功能。然而在加工、储藏等过程中,由于生化成分的相互作用,茶饮料易出现一种明显的浑浊现象(即茶乳酪),严重影响茶饮料的感官品质和营养特性。TPs、茶黄素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会诱发茶乳酪的产生。目前主要采用过滤离心法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值比重在农业中仅次于粮、油、果、菜,居第5位,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翻堆作为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降温、粉碎、混合、增氧,菌料混合均匀与否对食用菌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食用菌生产基地多采用传统的人工翻堆方式,存在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物料混合不均等问题,因此对食用菌培养料翻堆机进行设计并对其翻堆性能展开研究,提高菌料混合均匀性和翻堆机械能耗利
园林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大城市园林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许多小城市因资金投入较少、地理位置较偏、城市发展起步较晚等原因,园林植物生态结构不稳定。南充市是中国西南部历史较悠久的小城市,具有较强代表性,本文以它为例开展西南部小城市园林植物资源应用配置与生态系统特征分析,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嘉陵区是南充市较大的一个行政区,区内含55条主要街道、10个公园、7个单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茄科碧冬茄属,花色丰富,株型多样,再生能力强,作为模式植物应用广泛。miR319是第一个利用正向遗传突变筛选方法发现的植物miRNA,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miR319主要靶向作用于TC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ClassⅡ亚家族的CIN类基因,通过抑制它们的功能发挥作用。植物离体培养是观赏植物规模化繁殖的重要手段也是植物遗传转化、基因工程改良和分子生物学
柑橘(Citrus sinensis L.Osbeck)采后易受病原菌侵染,在贮运过程中的损耗很高。目前我国柑橘采后保鲜措施仍以施加化学保鲜剂为主,而化学保鲜剂存在滥用风险,且长期使用将导致果实产生抗药性。在此背景下,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以其绿色安全、易于操作、效果显著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涂覆在果实表面的可食性涂膜通过其半透性来调节果实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少其蒸腾作用,延
豆渣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脂类等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但由于湿豆渣含水量高,易腐败变质;口感粗糙、有豆腥味;还有少量抗营养因子。因此,豆渣须经适当预处理,才能有效地被利用。为此,本研究拟以豆渣食品化学特性、膳食纤维等为响应值,在真菌发酵改性豆渣的基础上,结合乳酸菌联合发酵,探索提升豆渣食品化学特性、改善膳食纤维组成的技术路线,为豆渣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支持。主要研究结
葡萄座腔菌属顶枯病(Botryosphaeria dieback)与Esca、Eutypa dieback是世界范围内三大影响葡萄产业经济效益的树干病害(Grapevine trunk disease,GTD)。葡萄座腔菌属顶枯病主要由葡萄座腔菌科真菌Botryosphaeriaceae引起。该病害在全球多个国家皆有报道,在我国一些葡萄主要产区也有发生,发病面积超过666平方千米,年损失超过10亿
随着各地公园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公园绿地景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公园因辐射面积大,服务的人群也更多,植物景观类型多样,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对外窗口,故较高水平的植物景观对公园景观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花境作为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植物造景形式,具有较高的美学特性,是植物景观的主角,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在各地公园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当前公园里面花境景观建设大多存在注重短期效果,公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