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愈加严重,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如今,由锂离子电池供能的电动汽车正在逐渐普及,为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锂离子电池普遍存在能量密度较低、循环性能差的问题。相比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也存在着硫单质导电性差、充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体积膨胀大、多硫化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愈加严重,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如今,由锂离子电池供能的电动汽车正在逐渐普及,为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锂离子电池普遍存在能量密度较低、循环性能差的问题。相比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也存在着硫单质导电性差、充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体积膨胀大、多硫化物穿梭严重等问题,大大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过渡金属氧化物所具有的化学极性,制备了能够对多硫化物产生吸附作用的正极材料,以及通过CVD法制备HfC纳米线-碳纤维布用作集流体材料,来协同改善锂硫电池的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碳布集流体上单位硫负载量和硫复合材料种类的优化研究。采用单质硫与碳纳米管复合、单质硫与活性炭复合制备正极材料,并设置4种不同浓度梯度的单位面积活性物负载量。结果表明,以硫与碳纳米管复配作为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好于活性炭,并且以碳布作为集流体的单位硫负载量在3~4cm2/g时达到最优的电化学性能。2.CNT/HfO2纳米材料@S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铪纳米颗粒,采用低压CVD法以静电纺丝纤维为基底生长HfC纳米线并做氧化处理;将两种铪基氧化物材料与碳纳米管、单质硫复合制备正极材料,以此构建高效稳定的反应界面来促进多硫化物的转化提升电池性能。其中,氧化铪等极性材料对多硫化物的吸附和催化起到了抑制穿梭效应的作用。在0.1C倍率下,首次最高的放电容量达到1528 m Ah/g,即使在2C倍率下也有550 m Ah/g的容量。3.HfC纳米线-碳纤维布集流体的制备与研究。通过低压CVD法在碳布基底上原位生长HfC纳米线,用于锂硫电池的自支撑载体,再通过涂覆CNT/HfO2NP@S制备成电池正极材料。纳米线交织形成的网状结构为正极材料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并加快了电子传输。由此在高载硫量下,0.1C的倍率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558 m Ah/g,同时交流阻抗测试表明,生长有HfC纳米线的集流体阻抗为15.9Ω。
其他文献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文本选自法律语言学著作Lawyers’Language第四章,本章主要围绕德沃金思想及其提出的法学理论进行研究。该文本中多见圆周句、分隔结构以及名词化结构,因此将从研究文本的语法结构着手进行分析,总结相对应的翻译方法。在对圆周句进行分析时,针对焦点位置的不变,提出焦点保留法和非焦点拆分法的翻译策略。在分隔结构的案例分析中,对出现频率较多的主谓分隔结构、动宾分隔结构、定心分隔结构进行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深水桥梁的建设现状,地震发生时对桥梁建筑的危害以及国内外规范对计算规定的现状;动水压力研究的理论,包括Morison方程、辐射波浪理论和绕射波浪理论以及水与结构相互作用时的分析方法和影响动水压力的因素。其次对国内外规范计算动水压力的公式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木落沟大桥的工程概况,并针对该桥进行了动水压力计算模型的确立。最后考虑四本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研究动水压力对桥墩地震内
酸雨作为我国普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服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其使用寿命提出严峻考验。本课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复杂环境下结构疲劳试验系统研制”(No.11627802),研究RC梁在酸雨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加速试验方法,建立酸雨加速试验环境谱,并开展加速试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仿真等方法,对酸雨腐蚀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的RC梁承载能力劣化及损伤机理等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另一方面参考大量国外经验,这其中就包括低影响开发,而低影响开发也是海绵城市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核心技术之一。在我国低影响开发模式推广的背景下,山地校园建设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校园景观空间在视觉形象、功能与径流控制等方面积累的问题亟需解决,但这也为山地绿色校园景观特定性设计策略提供了研究良机。在低影响开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国外研究从农业生产中受到启发,开始尝试利
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地区,毗邻太平洋西岸,每年遭受来自西太平洋的多次台风侵袭,对桥梁结构前期施工、后期运营及整个服役阶段的安全、适用性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桥梁抗风设计规范中将风速定义为平稳的随机过程。然而,大量实测风速资料研究表明,当测点周围环境复杂或强台风过境时,实测风速时程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非平稳风速。因此,平稳风速模型下得到的风场特性应用于桥梁抗风设计已不符合实际情况。风荷载是由风场的
针对桥梁安全巡检效率低、周期长、缺乏往期量化科学依据等问题,利用数字图像对结构进行全息形态监测,具有全息、便捷、经济的突出优势,并高度契合未来数字信息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094的“基于影像轮廓线叠差分析获取桥梁全息变形及结构状态演绎方法探索”和51708068的“基于面形时空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演化与失效过程跨尺度分析方法”资助下,开展了基于结构数字正射影像的桥梁损伤识别
面对装配化桥梁的高速发展及服役桥梁防撞护栏装配化改造的需求,本文提出由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装配连接的新型节段拼装混凝土防撞护栏。本文结合试点工程介绍了该节段拼装护栏的构造和施工工艺,开展了UHPC节段拼装防撞护栏在准静态作用和冲击作用下的受力行为研究与参数分析,以及在车辆撞击下的安全性能评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护
自密实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广泛,但其水泥用量较大,成本较高,强度和耐久性能存在一定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矿渣、粉煤灰和石灰石粉作为自密实混凝土的掺合料,机制砂为细骨料,制备一种强度和耐久性能优异的自密实混凝土,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成本。通过研究掺合料在不同掺量、掺入方式下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抗冻融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水化热试验、交流阻抗试验和SEM试验探
低速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装备的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机、造纸机、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中,主要起到支撑负载和提供稳定转速的作用。由于这些大型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承受较大的载荷,导致低速滚动轴承容易发生故障。一旦低速滚动轴承发生故障,将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对低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十分必要。目前,解决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方法多种多样,尤其是振动信号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
作为工业制造领域的基础材料,铝型材的表面质量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等领域工业产品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然而,由于生产环境的复杂性与加工设备的局限性,铝型材表面不可避免会产生缺陷。为了确保铝型材相关产品的长久使用,对其表面缺陷的及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方面有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有助于发现生产薄弱环节,降低因铝型材表面缺陷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目前,传统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