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禀质咳嗽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o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特禀质咳嗽的证候分布规律、验证中医治疗小儿特禀质咳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正确评价中医治疗方案对小儿特禀质咳嗽的疗效与卫生经济学指标的效价关系,形成小儿特禀质咳嗽的中医证治规律,为中医特色优势的发挥,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小儿咳嗽防控策略提供临床试验依据。   方法:(1)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来自南宁市同等级医院儿科普通门诊符合小儿特禀质咳嗽诊断条件的患者729例,按照中医证候分型判断标准进行证候分类,通过对患儿家长的问卷调查详细记录患儿家族病史、患儿既往病史、基本病程、诊疗用药经过,并结合中医四诊辨证原则及患儿的主要症状体征等基本数据,分析评价小儿特禀质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点,为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临床流行病学依据。(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方法,将在南宁市同为三级甲等医院的西医医院、中医医院各一家的儿科作为临床试验中心。选择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小儿特禀质咳嗽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一纳入观察标准,其中中医院儿科病例按中医因质辨证使用麻杏二陈汤、金水六君煎加减为主方治疗,西医医院儿科按常规西医诊疗指南要求治疗。分别记录不同医院纳入观察病例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7、15、30天时的临床症状积分及所用疗程、医疗费用等卫生经济学指标,以分析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小儿特禀质咳嗽的疗效与效价关系。   结果:1~5岁年龄段特禀体质患儿发病概率较其他年龄段大;首次就诊中医证型主证以风热犯肺为常见,复合证中以肺脾气虚为常见;主证中发生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证患者病程均较长,其次为痰湿内蕴,风热犯肺证病程相对较短,复合证中以痰湿内蕴、肺脾气虚证病程较长;风热犯肺证中以1~5岁年龄段患儿最为多见,肺脾气虚证以3~7岁年龄段患儿最为多见,痰湿内蕴以1~5岁年龄段患儿为多见,7岁以后患儿就诊人数明显少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既往病史中患湿疹病史的患儿占有较大比例。特禀体质小儿咳嗽诱因多无规律,在能明确的诱因中以遇寒后咳为主,其次为活动后咳;咳嗽频率以阵咳及偶咳为主;病程小于3周的患儿以昼夜均咳、晨起咳或夜晚咳较常见,单纯以白天咳多较为少见,而午后咳的情况很少发生;病程大于3周的患儿,以晨起或夜晚咳为多见;特禀体质患儿咳嗽咳声多重浊,大部分患儿咳嗽有痰难咯。在两种治疗方案干预后咳嗽单项症状减分率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30天及最终访视减分率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15天无统计学差异;总体症状积分减分率治疗后第3天、第7天及治疗后第30天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15天及最终访视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种不同方案治疗特禀质咳嗽患儿的最终临床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咳嗽单项症状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治疗方案对不同证型的转归均无差异;而两种方案对治疗风热犯肺证与肺脾气虚证疗效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成本效益指标相比较,总费用、次均费、就诊总耗时、次均就诊耗、次均候诊耗时及次均取药耗时相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   结论:(1)特禀体质小儿咳嗽具有其相关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规律;(2)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特禀质咳嗽疗效肯定,在症状改善及经济成本方面要优于西医治疗方案,但在就诊中存在候诊、取药耗时过长等问题提醒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如何提高中医院服务水平和效率,从而在发扬中医传统特色及优势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其他文献
摘 要: 问之于学有重要意见,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问答式”尝试,得出其不仅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对自身的语文素质和教学能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问答式” 素质教育    近几年来,沉寂多年的中国语文界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行之有效的教法改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我作为一个苦心摸索于语文教学的一员,不揣浅陋,将自己的一点愈见拙笔与此,求教于各位同仁。  清代学者刘开在《问说
摘 要: 中国传统符号是中国民族文化漫长的积淀,是民族创造智慧的体现,而中国的现代标志设计过多地受西方设计观念的影响,设计缺乏民族性。把中国的传统符号元素应用在标志设计中,如何从中国传统符号中吸取借鉴,是现代标志设计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 中国传统符号 标志设计 设计方法    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它以准确精练的形象传达给观众一定的涵义,并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
互联网企业颠覆手机产业的神化可能并不会出现在智能汽车时代。1886年1月29日,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奔驰发明的小型汽油发动机的交通工具获得了专利,这辆车不久后行驶在德国
摘 要: 古诗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时,拉近与古人的距离,这是有效进行古诗文教学的一条捷径。  关键词: 诵读 古诗文教学 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  一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优秀的课堂设计能充分激起学生思维流程的浪花,使学生在动脑动口的紧张活动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语文课堂是一门综合艺术,说要明理,诵要动情,演要尽兴,写要遒美,绘景要惟妙惟肖,状物要栩栩如生,塑人要活灵活现,展现意境要境界全出,无处不体现出一种艺术的魅力。  一、语言要有艺术性  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对它的潜移默化可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在愉悦的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中凸显了一些新问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应做到:科学宣传,使学生懂得语文;创设氛围,使学生亲近语文;革新教法,使学生会学语文;激励褒奖,使学生喜爱语文;形成风格,使学生难忘语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教学 教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教育界的面貌较过去已大大改观,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此同时也凸显了一些新问题,亟待人们去正视它、解决它。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方面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如何让小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拓展他们的识字空间,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识字条件,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和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政治生活不正常,有的领导干部习惯说套话。这些同志思想上无独立见解,工作上无独创方法,无论在什么场合讲话,开口必是形势大好要加强领导等等
目前,各种媒体突起,给地市级报纸带来了很大冲击。地市级党报不能只做时政新闻和理论,更要在“三贴近”原则下关注受众,吸引受众,增强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休闲性、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