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22a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促进肺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RAB22A位于早期核内体,参与一系列内膜循环活动,如囊泡形成.RAB22A已被证明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近年来,RAB22A在肿瘤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例如RAB22A的过表达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周期进程;RAB22A染色体异常引起的RAB22A的异常表达可以驱动骨肉瘤的转移.然而,RAB22A在肺腺癌的研究机制有待探究。因此,我们研究RAB22A在肺腺癌里的表达情况,还揭示了RAB22A促进肺腺癌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潜在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我们收集了107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石蜡包埋标本和16对新鲜肺腺癌的组织标本,均来自***医院。我们利用免疫组化分析RAB22A在64例肺腺癌及43例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RAB22A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五种肺癌细胞系和一种永生化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RAB22A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对16对新鲜肺腺癌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AB22A蛋白水平进行检测。之后,在肺腺癌细胞系中应用转染和干扰技术双向调控RAB22A蛋白及GTP酶活性,利用细胞增殖实验(CKK8)、克隆形成实验、基质胶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从细胞水平探讨RAB22A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RAB22A蛋白水平及GTP酶活性对PI3K/AKT/mTOR通路活性及通路的主要分子PI3Kp85α、p-AKT、AKT、p-mTOR、mTOR、p-4E-BP1、p-P70S6K(389)和p-P70S6K(371)蛋白水平的影响。此外,使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靶基因p-mTOR、mTOR蛋白水平及下游靶蛋白p-4E-BP1、p-P70S6K(389)和p-P70S6K(371)的蛋白水平。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RAB22A与通路关键分子PI3Kp85α的结合情况。重复实验来佐证上述实验结果。使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和Graph Pad Prism7.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显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免疫组化分析显示RAB22A在肺腺癌和肺鳞癌表达有差异,在64例肺腺癌组织RAB22A癌组织表达水平均高于于正常肺组织。同时,western blot检测16对新鲜的肺腺癌组织显示癌组织中RAB22A表达明显高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肺腺癌组织。2、我们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和H1299细胞中过表达RAB22A,可显著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干扰RAB22A则结果相反,而GTP酶的活性突变对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无太大影响。3、在A549细胞中进行免疫共沉淀,发现RAB22A与PI3Kp85α可以相互作用,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靶基因,增加靶蛋白AKT、mTOR、4E-BP1和P70S6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4、在A549和H1299二种肺腺癌细胞系中使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蛋白印迹结果显示雷帕霉素抑制mTOR蛋白的磷酸化及下游靶蛋白4E-BP1、P70S6K的磷酸化水平。5、我们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和H1299中过表达RAB22A,可显著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使用雷帕霉素后,抑制了RAB22A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的能力。结论:1、RAB22A在肺腺癌组织和肺鳞癌组织中表达有差异性,在肺腺癌中RAB22A癌里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RAB22A蛋白可以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但GTP酶活性对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无影响;3、RAB22A与PI3Kp85α相互作用,并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4、RAB22A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AD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致病微生物和细菌毒素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准确、快速发现食品中的致病菌是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必要手段。虽然经典的细菌培养技术是致病菌检测的金标准,但其检测用时长,技术要求高,不能满足食品安全防控快速筛查需求。近年发展的基于电化学和光谱学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具有使用简便、响应快速、便于现场检测的优势,可以与实验室精准检测技术优势互补,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有力
研究背景和目的:宫颈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CES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中国,每年有106000例宫颈癌新发病例和48000例因CESC死亡的病例,与印度一起占据了每年全世界宫颈癌病例的三分之一。局部性CESC的5年生存率可达92%,然而伴有远处转移的CESC患者5年生存率仅20%。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分泌蛋白。目前,许多研究表明IGFBP7能通过抑制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或衰老而发挥抑癌作用,并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RNA编辑(RNA editing)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转录后修饰机制,人类中最常见的RNA编辑类型是由腺苷脱氨酶(adenosi
目的:探究microRNA-29a-3p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明确miR-29a-3p对TRAF2、p70s6k/S6信号通路以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影响的研究。方法:首先我们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MDA-MB-231、BT-549、BT-474和正常乳腺细胞MCF-10A中miR-29a-3p的表达水平,选取了miR-29a-3p表达
背景:肺癌由于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80%左右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虽然目前包括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技术在逐渐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仍处于低水平。MEX3A首先在线虫中鉴定,与肿瘤形成有关,并可能促进细胞增殖和肿瘤转移。到目前为止,关于MEX3A和肺癌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它能否作为肺癌相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为其治疗提供新型靶点,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目的:CNNM3是CNNMs蛋白家族的一员,CNNMs是一种含cyclin和CBS结构域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最初被发现时将其命名为古保守域蛋白(ACDPs)。近期有研究表明,CNNM3与PRL2相结合形成复合体通过调节细胞内Mg2+水平进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它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致力于探索CNNM3在肺癌中的作用及功能。研究方法:为了澄清上述问题,我们收集了70例肺
目的:FAM212B全称(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212,member B)为蛋白序列相似性212成员B家族,同时又叫做INKA2(Inka box actin regulator 2)以及C1orf183(Chromosome 1 open reading frame 183),截至目前FAM212B已在黑色素瘤研究中明确作为基因Fra-2/AP-1的下游
当今世界,肺癌乃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其最主要的两种类型,其中NSCLC患者约占80%-85%。NSCLC主要包括肺腺癌、大细胞癌和肺鳞癌等,其中肺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NSCLC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NSCLC患者五年生存率高于40%,但晚期NSCLC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0%。在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远处转移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
目的: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与肺癌发生以及进展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对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ARHGEF40基因(Rho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40),也被称为Solo,Scambio,Quo,位于人类染色体14q11.1上,编码约181k Da的蛋白质,属于Rho GEFs家族中Db
目的:ERCC6L作为polo样激酶1(PLK1)的底物,是SNF2家族的成员之一。ERCC6L-PLK1复合体在维持染色体结构及染色体稳定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目的是研究ERCC6L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SCLC)中的表达情况,如何调控NSCLC的恶性进展行为,以及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预测,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验在NSCLC组织芯片样本中ER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