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手术患者并存有高血压。即使患者术前血压控制良好,但是由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入室后的精神高度紧张因素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也有发生,因此麻醉医生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十分重要。右美托咪定(DEX)属于新型的麻醉辅助用药,由于独特的药理体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血压患者的临床麻醉中,但是现在的许多国内外研究对术前预给DEX对高血压患者围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报道还比较少。本项试验旨在观察术前预给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围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外科手术的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介于II至III级之间,年龄介于26岁至67岁之间,BMI介于18.5至27.5kg/m2之间,男女不限。所有患者术前禁食时间均是12h,禁饮时间均是8h、患者均不应用术前用药、均常规口服降高血压的药物。依据随机分配法分为2组:A组为试验组,麻醉诱导前10分钟用微量泵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75ug/kg)的稀释液15ml;B组为对照组,麻醉诱导前10分钟用微量泵静脉泵注0.9%氯化钠注射液15ml。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用药及诱导顺序均相同。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的基准时间(T0),右美托咪定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泵注开始后10分钟(T1)、麻醉诱导前(T2)、麻醉诱导后(T3)、插管后即时(T4),插管后1分钟(T5),插管后3分钟(T7)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同时记录在围麻醉诱导期两组患者对阿托品注射液、麻黄碱注射液和乌拉地尔注射液的使用率。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ASA分级一般资料之间相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不同时相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比较在实验组(A组)中,与入室时的基准时间(T0)相对比,在右美托咪定泵注开始后10分钟(T1)的SBP、DBP和HR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T2)的SBP、DBP和HR均略有增加,但与入室时的基准时间(T0)相对比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室时的基准时间(T0)相对比,麻醉诱导后(T3)的SBP、DBP和HR均出现了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即时(T4)的SBP、DBP和HR均略有增加,与入室时的基准时间(T0)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室时的基准时间(T0)相比较,插管后1分钟(T5)、插管后3分钟(T6)的SBP、DBP和HR均出现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相对比,两组患者在T0时刻的SBP、DBP和HR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T1、T3和T4各时刻的SBP、DBP和HR却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对阿托品注射液、麻黄碱注射液和乌拉地尔注射液的使用率两组患者阿托品注射液与麻黄碱注射液的使用率相比较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实验组乌拉地尔注射液的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在术前预给右美托咪定(0.75ug/kg),可以减少气管内插管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使围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麻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