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被吸引来我国旅游观光。旅游翻译对促进我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旅游资料的英译文的效果不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项研究尝试从目的论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翻译技巧提高中国旅游资料英译文的宣传效果,以实现它的预期交际目的。翻译目的论是一种比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也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中极其重要的理论。它将翻译从“源文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于实用文本的翻译更是如此。根据费米尔的“目的论”,任何行为都带有目的性,翻译行为也不例外。翻译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目标文本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目的法则是决定翻译行为的第一准则,而其他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本文认为,中国旅游资料的主要目的是诱导,即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这一目的出发,在翻译时就可以将源语言文本视为“信息来源”。为成功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调整和改编。因此,中国旅游资料的英译文在译入语语境中能否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实现吸引国外旅游者的目的,才是翻译的关键所在。本文同时指出:中国的旅游资料翻译并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过程,还要考虑到译入语的文化、不同的语言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英汉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等进行了对比。基于以上对比,本文指出,旅游资料的翻译应遵循目的原则,以实现旅游资料的诱导功能。为实现这一目标,译者可采用以下翻译策略:省略,添加,融合,改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