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微生态制剂优良菌株鉴定及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chuanq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畜产品出口的壁垒主要是畜禽疫病及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这是影响我国畜禽产品走进国际市场的关键。我国畜牧业占农业很大比例,因此研制新的饲料以及饲料添加剂,特别是生物制剂,是实现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緑色畜产品生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生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分析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菌株的相关性质的研究,对菌株的作用机理做一初步探讨;对菌株的液体、固态及混菌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动物喂养实验,确定了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两株芽孢杆菌B02和B03的形态特征、生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分析,可初步初步鉴定2株菌为蜡样芽孢杆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B02和B03菌株均为Bacillus cereus(蜡样芽孢杆菌)。毒理试验表明,2株菌在正常使用量内安全无毒。同时分离获得了2株优良的产酶菌株:烟曲霉F10和米曲霉F20,并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和安全性。2.通过相关性质实验,初步确立了菌株B02和B03的抑病促生机理是以生物夺氧机制为主,菌群平衡为辅,同时产生的多种有益代谢产物可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率。3.优化了蜡样芽孢杆菌菌株B02的液体发酵工艺和固体发酵工艺,其液体发酵最佳工艺为:豆粕0.2 g·kg-1,KCL0.02 g·kg-1,初始pH5.0,培养温度35℃;固体最佳工艺为:麦草和麸皮7份,油渣3份,初始pH7.5,基质含水量85 %,接种量106个·ml-1,培养温度33~35℃。为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4.对菌株B02进行芽孢形成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适当添加Ca2+或Mg2+可显著提高其生长速率、生长量及促进芽孢形成。5.优化了2株曲霉菌株F10和F20的固体发酵工艺,并确定了应用腊样芽孢杆菌B02和烟曲霉F10的混菌固态发酵工艺,菌株B02和FG10混菌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7、接种量105个·ml-1,35℃下培养60 h。在此条件下,菌株B02的菌数可达1.792×1013 cfu·mL-1;固态基质的纤维素酶活可达6 028.5μg·(g·min)-1。为饲用酶制剂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应用提供了优良生产菌株和良好的理论依据。6.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按5.0×107个·kg-1剂量投服,对猪霍乱沙门氏菌性肠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按2.0×108个·kg-1剂量投服,对猪霍乱沙门氏菌性肠炎的治愈率可达90 %,与对照药品土霉素的疗效相当。雏鸡早期饲喂微生态活菌制剂1.0×106个·kg-1能预防鸡白痢,保护雏鸡免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感染,减少雏鸡死亡,提高育雏成活率。当饲喂量按2.0×108个·kg-1添加时,治愈率可达90 %,可完全替代常用抗生素环丙沙星。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马华文坛爆发的一场又一场的文学论争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独特的马华文学现象。在这些论争中,涉及了“马华文学的命名”、“马华文学经典缺席”、“文学批评
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s,PWS)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在PDT治疗PWS过程中,根据不同的PWS皮肤的生理特征选择不同的光剂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首饰具有非常特别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曲线、材料、题材上。本文从趣味和时尚的角度入手,列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的作品,试图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
【正】一、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第一,认识偏差: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市场经济等价交换价值观的冲击下,供电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呈逐步被削弱的态势。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本文以深思当代国产电影中传统文化符号、神话故事IP与新时期大众情感化观影诉求的价值重构为目的,以格雷马斯行动模式中"欲望产生、行动能力、实现目标、得到奖赏"四段式作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放射治疗过程中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的变化,及等效方野和放疗剂量对此有无影响。方法:共搜集进行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4例,根据等效方野边长和
首先介绍了数控冲床的发展趋势,锻压机械机身结构分析的发展现状及分析设计的一般方法,以江苏某公司新型肘杆式数控冲床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多体系统、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
《全唐诗》中塑造了许多特征鲜明的文学形象,胡姬便是其中一类。本文在前辈学人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唐诗中的胡姬形象。论文首先从唐以前的文献资料中对“胡姬”进行溯源,然后归
以十多年仿生学研究的积累为基础,开展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改革,用课程选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用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表达和团队工作能力;以达到营造学术氛围、培养探索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