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走班教学实践研究 ——以德阳中学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需求各不相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教育迫切需要改革。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它标志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正式开始,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尊重学生差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了高中教学改革的重大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参考古今中外各种教育理念,许多学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分层走班教学概念,并将之在国内某些地区开始试行。虽然四川新高考改革实行时间暂时推迟,但作为德阳市首批深入教学改革、推行分层走班教学的试点学校,德阳中学一直坚定地支持新课改理念,率先在高2018级6个班中从高二新学期开始试行理、化、生和政、史、地两种组合的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希望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及管理制度,为四川正式实行新高考改革做充足的准备。笔者深入地分析了分层走班教学的一些相关理论,结合德阳中学生物学教学现状,在高二年级的6个班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为期3个月的生物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具体从学生管理模式、教案、导学案、作业和评价等方面入手制定分层走班教学的详细策略,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生物学阶段测试成绩来评价新教学模式的效果。经过3个月的生物学分层走班教学,本研究整体上成功地取得了较好的结果:(1)生物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后,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均明显提高,学生优秀率增加,不及格率下降;(2)经过分层走班教学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均有所提高,但是不同层次学生在分层走班教学后学习压力变化截然不同,认为学习压力明显增加的是A层学生,其次是B层学生,C层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明显减小,这也符合预期;(3)大部分教师认为本次分层走班教学的模式初见成效,可为其他兄弟学校提供实践参考,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势下这种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值得大力推广。本次高中生物分层走班教学实践虽取得了预期的积极结果,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也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经过详尽分析,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措施来完善分层走班制,以期未来更加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1)学校方面:加大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宣传;完善分层走班日常管理制度;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完善教学配套资源。(2)教师方面:摆正心态,更新理念;提升教学素养和专业水平;开发校本补充教材。(3)学生方面:正确认识分层走班教学;增强自主选择意识;提升自我管控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分层走班教学可以调动不同学生的能动性,发挥不同学生的最大潜能,促使其达到最好的个性化发展。这种较为成功的新教学模式为四川省高中阶段逐步推行分层走班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本研究中的具体操作可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学校提供生物分层走班教学的有效资料,甚至也为其它学科的分层走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参考,最终为四川省分层走班教学的顺利实施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笔者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既能不断地向新高考改革的方向靠拢,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生物提供个性化帮助,又可以为学校的生物教学提供实践经验,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
其他文献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指以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为基础,教师对于特定的学科内容该如何进行教学的知识。PCK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对教师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有机融合。河南省许昌市处于教育发展的转型期,近些年来许昌市实行英才计划,引进人才,有大批师范专业毕业生走向教师的工作岗位。同时,许昌市启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使许昌市的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是探索发现、总结归纳、形成理论/假说的一门学科。实验是自然学科的精髓,是学生体会学科特点和思想观念的最直接方式。然而高中实际教学执行和效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则有众多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如生物学科课时不足而由于学校教学进度要求严格要赶进度、由于没有专职实验员使得实验课前材料准备费时费力等主观原因,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使得耗时耗力真实的实验过程可用模拟实验代替、生物学科本身的耗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变化的需求。新课改进一步推进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也意味着我们国家对教育的发展给与了高度的关注。近年来,核心素养教育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的共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了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提出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
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的21世纪以来,国家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才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现在的教育不再只是对知识的简单传授,需要显著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关键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特别是随着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创新程度的日益深化,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让我们更应该不断地探索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地理学科作为高中必修科目之一,其涵
自2011年《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国对于落实以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和建立促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要求越来越明确。近年来,前置学习作为以学生为本的典型教学模式正得到全国范围大力的推广。而发展性评价作为当下教育研究的重点,应用在前置学习模式中能起到优化作用,并进一步促进以生为本的课堂环境。二者的有效对接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当下教育评价和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本研究通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近年来涉及的试题一般以生活实践为情境,在对基本知识、概念与理论综合考查的同时,还注重考查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在电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贯彻落实化学核心素养,而凝聚了优秀教师学者智慧和心血的高考题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对高考电化学试题的思想、内容、答题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进而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对于厘清高考电化学试题对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亦步亦趋。自2014年起,教育部提出构建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指导思想,一股基于各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之风在学术界盛行。小组合作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核心素养与小组合作的结合是强强联手,对提高小组合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中学地理这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但当前的地理教学模式普遍重理论轻实践,以地理核心素养来指导小组合作是地理教学的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及时、高效、多维传递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当下教育中,如何应用日益普及的信息技术,将更加灵活、生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中,实现课堂的多元化并提升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微课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如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单一;课堂参与度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实验条件有限,实验课演变成理论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抓不住教学的重难点,不会记笔记;抽象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课改大幕就此拉开。化学核心素养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有效的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获得理论知识,并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上运用活动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
线上教学发端于早期的远程教学,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线上教学的形式不断变革,发展为今天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完成师生交互的教学模式。新冠疫情发生后,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各级教育单位和教师迅速响应,一场超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验就此展开。开展教学的初期,由于对线上教学的理论认识不够,实践经验不足,教师通常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直接应用于线上,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问题,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