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双PWM变流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baby3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地球上煤炭、石油等常规资源日益匮乏,并且对常规资源的利用也会给环境带来许多污染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我们在合理的利用煤炭、石油等常规资源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而风能作为一种安全、环保、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成熟,风力发电的成本也在不断地降低。而在风力发电领域,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基于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对双PWM变流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将滑模变结构的控制策略应用在双PWM变流器的控制系统中,并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建立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本文主要针对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双PWM变流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相关特性,并详细介绍了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具体包括风力机模型、传动系统模型、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双PWM变流器的数学模型、中间直流环节的数学模型。其次,重点介绍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针对非奇异终端滑模在离平衡点较远处动态性能差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具有快速收敛性的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并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下分别设计了网侧PWM变流器直流侧电压、d轴电流、q轴电流的滑模控制器,并详细介绍了SVPWM脉宽调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法。第三,先介绍了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和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重点阐述了基于最佳叶尖速度比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和零d轴电流矢量控制的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机侧PWM变流器的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原理。然后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机侧PWM变流器的转速、d轴电流、q轴电流的滑模控制器。最后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对永磁同步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滑模观测器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估计永磁同步发电机转子转速和转子位置,来代替位置传感器的作用,实现了永磁同步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最后,在MATLAB仿真软件中搭建了网侧PWM变流器控制的仿真模型、机侧PWM变流器控制的仿真模型以及滑模观测器的仿真模型。接着对风电系统的整体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可知,本文设计风力发电机组的双PWM变流器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风能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并且实现电网电压的单位功率因数并网,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可知,基于滑模观测器的风力发电系统能够对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转速和转子位置进行精确地估算,实现了对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其他文献
在中国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回望民族传统文化是众多艺术工作者探寻的道路。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对民间剪纸形式、图式、寓意、审美、造型、色彩等元素的吸收借鉴,体现了当代艺术
随着INTERNET概念的出现和以太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利用现有的以太网络对设备进行控制,建立了网络控制系统。各种家电设备、仪器仪表以及工业生产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设备在逐步地走向网络化,以便共享网络中庞大的信息资源。网络控制系统与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不同,它将传统的信号反馈控制及计算机控制发展成为以现有的信息网络为载体,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现代网络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模式,把所
汽车无级变速器CVT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的汽车变速器。采用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通过速比的连续调节,能够确保发动机沿最佳燃油经济线工作,提高燃油经济性,节省燃油,降低有害气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可视化的需求日益迫切,GIS已逐步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分支,其技术也日趋成熟。本文研究开发了基于GIS平台的配电网用电管理系统。 本文从配电网的实际需求出发,用VB6.0和MapInfo公司提供的MapX组件开发了基于GIS平台的配电网用电管理系统。本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电子地图为基础,将配电网所处的背景地理图同配电网拓扑图有机地结合起
目前用微弧氧化方法处理金属表面时,所用的电源大多为直流电源或直流加单向脉冲式电源,该系统是在消除现有电源不足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双端脉冲式变压变频微弧氧化电源.该电源
目前电力系统正朝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网互联的趋势发展,电力系统的行为也将会越来越复杂。作为电网故障分析必不可少的故障录波器,电网的日趋复杂化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处理芯片DSP、高性能单片机以及现场总线出现为微机型录波装置的性能改善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以上技术的分布式故障录波装置的设计方案,详细地介绍了其软硬件结构和功能。
该文将广义无功补偿原理应用于电气化铁道不对称牵引供电负荷的补偿,提出了一种采用无源元件分组投切的电铁牵引变电所广义无功综合补偿方案.该方案假设高次谐波已被滤除,在
配电自动化是当前中国城乡电网改造的重点工作,对配电网故障的自动定位、隔离与恢复供电是配电自动化的核心问题.基于常规原理的配电自动化故障定位与隔离系统在故障判断时,
机组组合是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它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一直是现代电力系统每天运行计划主要的优化任务。从数学角度讲,机组组合问题是一个多约束NP难组合优化问题,很难得到理论上的最优解。为了在合理时间内找到近似最优解,许多方法被应用于解决该问题。其中,遗传算法近些年来被较多地用于解决机组组合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是随机产生的,得到的个体因不满足最小起停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