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某教学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及其基因周围环境,以便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预防该菌的流行和传播。方法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于2014年1月~2020年6月分离自山东省某教学医院的住院患者。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产物测序检测。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某教学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及其基因周围环境,以便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预防该菌的流行和传播。方法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于2014年1月~2020年6月分离自山东省某教学医院的住院患者。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产物测序检测。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Bio Numerics(7.6)软件分析大肠埃希菌的同源性。S1核酸内切酶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检测菌株携带的质粒。选择部分菌株进行二代Mi Seq和/或三代Min Ion测序,然后利用BLASTN、Res Finder、INTEGRAL和ISFinder等软件对菌株染色质和质粒序列进行分析。采用Ink Scape0.48.1软件绘制染色质和质粒结构图。结果56株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但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85.71%。对56株大肠埃希菌的PCR扩增及产物测序显示:52株携带bla NDM耐药基因,分别为bla NDM-5(78.85%,41/52)、bla NDM-1(11.54%,6/52)、bla NDM-7(3.85%,2/52)、bla NDM-9(3.85%,2/52)和bla NDM-13(1.91%,1/52);仅1株(大肠埃希菌HDC161)携带bla KPC-2基因;其余3株(大肠埃希菌HDC282、HDC315、HDC387)未携带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但经二代测序验证这3株菌分别携带了bla CTX-M-3、bla CTX-M-55和bla CTX-M-14基因。这56株大肠埃希菌的MLST显示有17个ST型,主要为ST410(26.79%,15/56)、ST167(23.20%,13/56)和ST617型(8.93%,5/56)。PFGE将这56株大肠埃希菌分为11个群(A~K),以A群和B群的菌株数最多。A群以携带bla NDM-5基因的ST167菌株为主,而B群全部为携带bla NDM-5基因的ST410大肠埃希菌。此外,属于B群且分离自医院重症医学科的5株ST410大肠埃希菌(HDC247、HDC248、HDC250、HDC252和HDC253株)的PFGE条带(数目、大小和位置)完全一致,而且Bio Numerics(7.6)软件聚类分析显示100%相似度,这表明在重症医学科病房存在携带bla NDM-5基因ST410大肠埃希菌克隆的播散流行。本研究选择携带bla NDM-5基因的ST410大肠埃希菌HDC263株(属于本研究中主要流行的MLST分型)和携带bla KPC-2基因的大肠埃希菌HDC161株进行二代和三代测序,获得了这两株菌的染色质和质粒的全序列。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HDC263株含有1条染色质和3个质粒,分别命名为HDC263-chr、p HDC263-NDM(Gen Bank序列号:MW762473)、p HDC263-2和p HDC263-3;而大肠埃希菌HDC161株有1条染色质和2个质粒,分别命名为HDC161-chr、p HDC161-KPC(Gen Bank序列号:MW791424)和p HDC161-2。另外,质粒p HDC263-NDM长度为46161 bp,为Inc X3型质粒,携带的bla NDM-5基因与IS26、ISba125和IS5相连;而质粒p HDC161-KPC长度为57341bp,携带bla KPC-2基因,并且在bla KPC-2区域侧翼由两个重复的IS26元件直接插入,导致Tn6296被截短,仅留下了ISKpn6样插入元件,bla KPC-2,ISKpn27,截短的tnp R(属于Tn3)结构。结论(1)本研究的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与其携带bla NDM基因有关,并且呈现该基因的多个亚型流行(bla NDM-1、bla NDM-5、bla NDM-7、bla NDM-9和bla NDM-13)。经检索,在本地区检出携带bla NDM-13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为首次报道。(2)医院存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的多克隆散发流行,但也存在携带bla NDM-5基因的ST410型大肠埃希菌克隆聚集播散,这提示该型大肠埃希菌有可能替代目前流行的ST167型大肠埃希菌成为未来的主要流行株。(3)在质粒p HDC263-NDM和p HDC161-KPC中,其bla NDM-5和bla KPC-2基因的周围环境与既往报道不同,这可能与遗传元件介导的基因水平转移有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尤其是ST410型大肠埃希菌)的监测。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银屑病合并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障碍及其共患病的调查,提高临床医生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障碍等方面的关注度,加深临床医生对银屑病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提高临床实践水平。更重要的是,对银屑病治疗的选择、监测、评估和管理起到指导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我院病房及门诊就诊的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意识清晰、年龄18~80岁且愿意参加问卷调查的银屑病患者填写调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超声检查(ultrasound,US)对比单独MRI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完全病理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12月3年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
目的:本研究对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CS)患者的身体成分进行分析,探讨身体成分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引起CS患者内脏脂肪堆积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CS的患者135例,其中库欣病54例,肾上腺瘤66例,
目的:研究Sirt6与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足细胞损伤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LN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术诊断为LN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LN活动性及慢性病变的半定量评分≥12分,分为非活动组37例、活动组43例;另纳入20例由于外伤行肾脏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全部研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患者临床资料、结节超声特征与消融术后结节体积缩小率、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关系,探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125例患者175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及美容评估,记录术后1、3、6、12个月结节体积及体积缩小率、术后1个月甲状腺功能、术后6个月美容效果及
背景:结直肠恶性肿瘤(colorectal cancer,CC)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随着临床医生对直肠癌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直肠癌的治疗形成了以手术治疗为主,联合放化疗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不同的病人需要我们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科学治疗方案的制定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依赖于准确的术前分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
目的:吻合口漏(AL)是胃癌根治术后值得关注的并发症之一,其早期预测难度较大。本研究目的为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预测AL中的意义,为预测AL的发生提供列线图预测模型,从而能够早期发现AL,及时干预。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诊疗中心同一诊疗团队收治的胃癌患者共136例,分为非AL
目的本研究编制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问卷和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以期了解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增加执行意向、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变量,形成计划行为理论扩展模型,探讨基于该模型的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路径。方法1.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小样本预测试形成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问卷,于2019年10月至
目的:通过对全乳切除后接受一步法(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和二步法(即刻扩张器-延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种植入物重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并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乳腺癌患者优选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1、研究对象:对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接受乳腺癌植入物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筛选和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鉴别鼻腔鼻窦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起自2006年03月至2019年06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共197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肿瘤患者为113例(男性75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54.7±14.1岁),恶性肿瘤患者为84例(男性5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