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以《使女的故事》中译本为例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以为女性和译者争取地位为己任,不仅凸显了译者主体性,而且通过翻译实践唤醒了人们的性别意识。然而,其本身的政治倾向和过激的翻译策略难免遭来非议和责难。可喜的是,哲学研究中的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带来了生机。翻译研究中的主体间性理论提倡翻译主体间的和谐共存与平等对话,弥补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不足,避免了译者主体性的过度行使。近年来,主体间性理论在翻译领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以《使女的故事》的中文译本为分析材料,在哲学主体间性理论以及翻译主体间性研究基础上,对女性主义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实现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将主体间性理论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结合,修正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缺陷。对中文译本中成功实现主体间平等对话和未达成主体间对话的翻译实例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从主体间性角度进行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可行性及先进性。
其他文献
从翻译活动诞生之日起,绝大多数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都是围绕着“如何译”、“怎么译最忠实”的话题来展开研究,忠实于原文的原则始终没有变。翻译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转向了译
长期以来,话语表达方式一直受到了不少领域学者的关注。哲学、叙事学、语言学和文体学等对此都有所研究,侧重点各不相同。具体来说,哲学着重探究话语表达方式的普遍性质;叙事学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日趋频繁,交流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因此跨文化交际作为专门研究文化差异性的学科应运而生,并影响到其他各领域。因为文化差
传统的认知框架把学习看做非线性、探索性、生成性的过程,学习者在寻求意义中发现修正自己的观点。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使用计划、翻译、回顾、检查、生成观点、组织、设定目标、
功能翻译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新闻翻译研究。作为新闻种类之一的负面题材新闻翻译,能够使世界各国读者更加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但是,目前把功能翻译理论应用于负面题材新闻翻译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主题句写作课上的效果。主要考察过程写作法的实施对学生的英语主题句写作水平以及学生英语主题句写作模式的态度的变化。本研究
阅读和写作历来是英语教学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教学大纲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来看,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也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但由于强调学生个体发
投资要点:1、战略品种市场大、产业远景好。2、机会品种行业景气度高、业绩增速快、股价表现抢眼。计算机类存在投资机会的个股可划分为两大类:即战略品种&机会品种。战略品
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被称作学习动机。对于研究教育活动,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学习动机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动机被普遍看作外语学习中起关键作用的因
<正>市委发[2018]31号总体要求聚焦省加快建设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新型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