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ime Conception Between High and Low Contexts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日趋频繁,交流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因此跨文化交际作为专门研究文化差异性的学科应运而生,并影响到其他各领域。因为文化差异性的存在,所以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不断探索各种文化研究模式来量化和对比种种不同点。总体来说,主流文化间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之间,这两方有各自的文化模式和交际原则。   文化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了语境文化理论,他认为交际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离不开传递过程所处的语境,语境中隐含的大量信息是保证所传递信息准确性的必要条件。根据语境中所隐含的信息量的大小和传递的信息中隐性信息、显性信息所占的比例,霍尔将其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中语境携带的信息量大,所以在交际过程中通过语言编码传递的信息量较小;相反,在低语境文化中,主要的信息需要通过语言编码来实现。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对时间的观点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高语境文化影响的国家以过去时间取向为主,注重历史和过去的经验、时间松散、时间量词相对较为模糊、对年龄较为尊重;大多数西方国家受低语境文化影响,它们以将来时间取向为主、时间安排高度计划,高度精确、对年龄的看法也和高语境文化截然相反、时间量词相对精确。   本文以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为理论依据,通过探索形成语境文化差异的原因来分析形成时间取向差异的原因,并以解决时间取向差异引发的文化冲突为主要目的来进行论证。本文引用了霍尔以及其他语言学家的统计数据,东方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以及西方基督教思想对语境文化和时间取向的深远影响,历史的影响,并且结合中美两国常见的时间量词、对年龄和“老"的看法、时间取向、有关时间的俚语、成语等方面来进行时间取向的对比分析,并提出解决冲突的策略。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探索认知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习语习得的影响。本实验由青岛科技大学的60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两个自然班的学生参加。两个班一个作为实验组,另一
2015年3月6日,“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1894-1980)特展”在杭州全山石艺术中心展出。这家国家画廊是闻名世界的美术馆,以收藏俄罗斯艺术家作品为宗旨。以一己之力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词汇学习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始终,是从事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活动的基础,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对词汇发展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研究,如何进行词汇教
简介rn信号完整性是高速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较差的信号完整性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延缓产品发布,降低产品收益.在当今要求产品能够及时面市的半导体市场上,忽略信号完整性可
引言rn工作在260~470MHz公共频段的发送器IC广泛用于小封装的产品(汽车无线钥匙,轮胎压力监测器).通常,一个小环路仅仅是装配到这种小封装中的天线.因为这些环路与此频段的波
作为加拿大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见证了加拿大文学史的发展,同时,她也是加拿大文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吃的女人》是玛格丽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出版
口译,作为当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与众多领域紧密相连,特别是活跃于现代语言学及交流领域。口译研究不断发展,跨学科研究的趋势越发突出。   一方面,口译是一
从翻译活动诞生之日起,绝大多数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都是围绕着“如何译”、“怎么译最忠实”的话题来展开研究,忠实于原文的原则始终没有变。翻译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转向了译
长期以来,话语表达方式一直受到了不少领域学者的关注。哲学、叙事学、语言学和文体学等对此都有所研究,侧重点各不相同。具体来说,哲学着重探究话语表达方式的普遍性质;叙事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