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适宜剂量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在足月妊娠产妇分娩镇痛的适宜剂量。  方法:选取孕足月待产妇1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8组(n=20)。FD0组:硬膜外注射负荷量0.1%罗哌卡因和2μg/ml芬太尼混合液10ml; FD0.05组、FD0.1组和FD0.3组分别硬膜外注射负荷量0.1%罗哌卡因和2μg/ml芬太尼混合液并含0.05、0.1和0.3μg/kg右美托咪定10ml; D0.05组、D0.1组、D0.3和D0.5组分别硬膜外注射含0.05、0.1、0.3和0.5μg/kg右美托咪定的0.1%罗哌卡因10ml负荷量。8组产妇均于第一产程潜伏期宫口开大2cm时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和/或0.1%罗哌卡因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镇痛泵设定为单次剂量5mL/次,锁定时间15min,背景剂量8mL/h。观察比较各组产妇在分娩镇痛前(T0)、分娩镇痛后10min(T1)、分娩镇痛后30min(T2)、分娩镇痛后60min(T3)、胎儿娩出后即刻(T4)、胎儿娩出后10min(T5)的生命体征-MAP、HR、SpO2,Ramsay镇静评分,疼痛程度(VAS),下肢运动改良Bromage评分(MBS)及硬膜外感觉阻滞水平,记录各产程持续时间及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时Apgar评分;并记录出生后1周内新生儿有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情况。记录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量。记录各种围产期的不良反应如口干、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热等发生率。  结果:FD0.05组、FD0.1组和FD0.3组镇痛效果及镇静效果优于FD0组(P<0.05),FD0.3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FD0组、FD0.05组和FD0.1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和改良的Bromage评分也明显高于FD0组和FD0.05组(P<0.05)。D0.1组、D0.3组和D0.5组镇痛效果及镇静效果优于D0.05组(P<0.05),D0.5组在T1和T2时点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005组、D0.1组和D0.3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和改良的Bromage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D0.1组和D0.3组的镇痛和镇静效果相当,两组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注射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分娩镇痛其镇痛、镇静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其在复合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组的适宜剂量为0.05μg/kg,在复合罗哌卡因组的适宜剂量为0.1μg/kg。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两例遗传性FⅪ缺陷症的基因突变类型,结合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实验室表型结果,初步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  方法:  1.研究对象:  家系1,先证者,女,39岁,因宫颈息肉手术
目的:通过比较小乳腺癌的各项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UE)及超声造影(CEUS)特征,评价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UE)及超声造影(CEUS)在小乳腺癌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期望
 因果关系在预测和推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贝叶斯网络已被用于构建诊断和决策系统.近年来模糊认知留得到了重视.模糊认知图为结构性知识与因果推理提供了又一个理论框架.本文简单
目的:通过研究宁波本地孕妇筛查标志物的分布,为建立筛查标志物中位数提供依据;通过评价不同产前筛查方案性能,探讨最适合宁波地区孕妇的产前筛查方案。  方法:  1.对象:回顾
目的: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及住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以及外耳道感染病人,分别取其中耳,鼻,扁桃体及外耳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来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减少经验用药,合理并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方法: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及住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以及外耳道感染病人共110例,按病种分类,分别对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