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的民族性分析 ——基于十八大以来党的系列报告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a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稳步建设的过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适时提出“法治中国”理论,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高度概括。依据十八大以来党的系列报告,法治中国理论已经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相互渗透,将体现中华民族伟大民族性的因素渗透入法治中国理论的每一个环节,回归本土、回归中华民族本身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分析十八大以来党的系列报告的报告内容,探寻其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民族性内核的历史基因,为法治中国建设持续稳步推进奠定更为切实的实践基础。本文从三个部分对十八大以来党的系列报告中的民族性进行分析: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本文第一部分简要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前期探索、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以及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所提供的功能性需求,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式主义缺陷,包含偏重法律数量的立法特点、采取法律移植的形式主义以及注重市场经济法制的立法方面,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保障市场经济发展为核心进行体系建构,偏重经济性立法,因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建成,但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中国问题”,法治中国理论因此运用而生,法治体系代替了法律体系,以期解决法律“水土不服”的问题。法治中国理论背后是法治建设的民族性问题。因此,本文第二部分从法治中国理论与实践的民族性分析出发,首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已经形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稳步推进,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阶阶段,法治中国的建设不仅需要成熟的法律体系更加需要成熟的法治体系。其次,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应当立基于“大民族”概念、民族性与本土资源的联系及不同之处以及民族性生成于历史之中探索中华民族民族性的内核包括传统治国理政模式、传统思维方式以及传统价值观念三个方面。最后,从传统治国理政模式、传统思维方式以及传统价值观念出发,分析十八大以来党的系列报告所体现的民族性。最后,本文第三部分从法治中国的民族性意义出发,介绍传统儒家思想以及传统法家思想的当代觉醒即新儒家思想、新法家思想对法治中国理论的建设见解,阐明法治中国建设所体现民族性的必然性。最后,对法治中国民族性意义进行概括性总结。
其他文献
住房是民生之要,是人民最关切、最渴望、最关乎其自身利益的需求。政府从管理型政府转变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要将职能转变落实,加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将人民对工作的满意作为政府追求的政绩。住房问题只靠市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背后强力支撑。构建我国住房体系,需要来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正是国家为保障民生福利做出的政策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使得中西之间的交流活动日益增多,跨国交流需要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除了比较正式的会议口译、法庭口译等,一些较宽松的口译例如陪同口译也日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且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报告是基于作者两个月在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担任陪同口译员的经历,重点记述了在陪同口译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丹尼尔的口译等式是理论基础,案例分析法是本报告的分析方法。本报告的目的是解决在陪同口译中遇到的
熟语是语言中具有定型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的词组或句子。熟语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人体五官相关的熟语是蒙古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人们的日常的交流中广泛为使用。论文主要运用统计法、描写法、分析法和认知语言学方法等,搜集统计《蒙古语熟语大辞典》中的与五官相关的熟语,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的同时,对与五官相关的熟语的构成特点和意义特点进行了阐述
湖南省C县W村在2015年进行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现已完成,改革后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给W村党组织建设带来一些困难,解决这些困难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对乡镇区划调整改革背景下村级党组织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乡镇区划调整改革背景下村级党组织面临的困难及对策为研究重点,在基层党建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
学业情绪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情绪体验,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环境巨变,在学习过程中易出现厌倦、焦虑等消极情绪,影响自身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有氧舞蹈充满活力深受初中生的喜爱,本实验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探讨有氧舞蹈教学对初一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对改善初一学生学业情绪,提高初一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丰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具有一定实践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具有较为规范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但是,由于报刊阅读课程的特殊性,如报纸的时效性,教材不易编写和更新,加之课程需求“新”的特点突出,教材还未能满足师生需求。因此报刊阅读课教什么、怎么教,特别是时事新闻作为补充教材,在文章选择、编改、长短、生词量、语言点等方面均缺乏科学地规范指导。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多做尝试,并随时做出调整。因此,报刊阅读课补充材料的选择
本文是中译英交替传译任务的实践报告。文中描述的任务是笔者负责的“2017年发展中国家生物智能研修班”中的一场课堂口译。本文以这堂课堂口译任务作为分析案例,重点选取了授课老师脱离文本(课堂内容相关材料)大纲以及内容进行拓展的个例作为本文的案例分析对象,分析了中译英即兴翻译中译者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了四部分,其中第二和第三章为任
本文在绪论中就特色和街道改造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以第一代商品房住宅背景下的生活性街道为研究对象,提出当前街道改造理论在地域特色营造方面解决办法较少的问题,并试图加以解决。本文采取利用文献和案例寻找改造策略、在设计中对改造策略实证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为寻找改造策略:在第二章中通过相关文献概述,得到当前生活性街道设计应满足:1.景观、公共设施、交通一体化设计2.以提高贴线率为建设目标之一3.保留建筑多
多年以来,外语和二语研究者和教师尝试去设计有效的任务去促进和巩固学生的词汇学习。因此,在这方面提出了很多的假设和理论。如Laufer和Hulstijn(2001)提出了极具影响力的“任务诱发投入”,并以此解释不同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其中“任务诱发投入”是与词汇学习的动机和认知因素有关的一种理论。本研究旨在重新检验和进一步探究该假设。本研究在概念上复制了Laufer和Hulstijn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通过中国学习者问卷中非现场指示词使用情况的考察,发现了与以往指示词习得研究所不同的结果。就是对于学习者而言,最难习得的非现场指示词并非是以前迫田等研究者所提出的「ア」,而应该是「ソ」。在问卷调查中,不仅「ア」整体的正确率显著高出「ソ」一筹,同时,通过对研究生和本科三年级学生的对比发现,「ソ」的使用随着学习者学习年限的增多习得状况并未出现明显好转,而「ア」却是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即就是研究生的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