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为金融需求者提供一个普惠性的金融服务,促使传统金融转向开放、包容、普惠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数字普惠金融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相结合,借助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拓宽金融覆盖面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能够让贫困和农村地区居民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源,增强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此同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金融存在的“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为金融需求者提供一个普惠性的金融服务,促使传统金融转向开放、包容、普惠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数字普惠金融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相结合,借助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拓宽金融覆盖面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能够让贫困和农村地区居民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源,增强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此同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金融存在的“三农”融资问题,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由此可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能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契机。为了验证这一推断,本文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现实背景,以浙江省各县(市)为例,进一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首先,本文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包括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以及收入分配理论,以便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系统地分析了浙江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特征、相关政策、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文章的进一步分析创造信息与数据基础。另一方面,则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本文选取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为中介变量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民收入过程中存在的中介路径,完善了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浙江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会促进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中介效应成立;(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分配比值从而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中介效应成立。本文结论如下:浙江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显著;农民可支配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影响显著。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确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和总体思路;二是重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三是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四是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其他因素与数字普惠金融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教师教育领域一直把教师专业成长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前提。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卓越教师队伍是教师教育的必然趋势。国内外关于卓越教师的共性特点以及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而关于生物学科背景下的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一位卓越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了研究,并剖析了影响其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旨在促进普通教师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质押以其灵活简便,融资效率高的优势备受上市公司青睐,我国股权质押融资自2010年出现以来经历了一个迅速的扩张期。在金融去杠杆政策的实行和趋于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市场流动性持续收紧,股价的下行使得股权质押风险逐步暴露,股权质押违约及爆仓事件频发,引起资本市场各方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誉衡药业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其股权质押动因、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及后果做了详尽地分析,并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以及企业投融资模式的日益丰富,以中小板上市企业为代表的中小规模企业,它们处在高速发展期具有充足的发展活力,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其投资扩大再生产与研究创新,因此中小企业都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融资结构策略来引导其资金融通活动。不合理的融资结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企业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进而削减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或是导致企业难以妥善管理投资资金与运营资金,使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
近些年,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尤其是蔬菜价格的变化非常不稳定,极易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因此,地方政府联合保险公司探索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来保障农户收益,稳定蔬菜价格。成都市于2013年推出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成为继上海后国内第二个开展该保险的地区。本文从种植户角度出发,通过对成都彭州市、都江堰市、新津县三个试点地的调研分析,探索成都市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发展的总体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Logistic模
随着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布,深化课程改革逐步提上日程,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努力。这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课程和开展教学实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教育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话题各抒己见。其中,深度学习成为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热点。深度学习是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学习内
公司清算制度是公司法人退出市场前,依法处理内外法律关系的最后防线,清算义务人从公司出现解散事由直至办理注销登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完善清算义务人主体范围、义务边界与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则,确保清算程序顺利履行,不仅能保障公司、股东以及债权人等主体的合法利益,亦能使清算义务人自身免受不当的法律追究。本文将在公司普通清算程序的范围内对公司清算义务人进行讨论。第一部分,绪论。随着我国公司数量的逐年增加,涉及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一种重要教学资源,因自身时间简短、内容精简等优点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微课的研究也逐渐丰富与深入,在国内举办的微课比赛以及微课网站中,虽然也有优秀作品的出现,但整体上看,微课质量参差不齐,单节微课内容较为分散,且专题型微课较少,不利于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的构建知识体系,这是目前微课发展遇到的一个问题。经查阅文献,发现
为了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引入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项目学习是知行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出具有复杂性的、挑战性的任务,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最终形成项目作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一致,因此将项目学习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当达到一定的条件时给与管理层部分股东权益,从而将企业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结合起来,较好的解决了委托代理问题。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进一步鼓励建立健全的股权激励制度,以充分调动被激励对象的积极性、创造性。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基于国外的价值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个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管理概念:市值管理,即运用合
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但创作的艺术品除了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又包含了作者的审美情感。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的建设,乡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风景油画家怎样去表达当代新农村的风貌,是目前风景画家应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国内外乡土风景油画发展的梳理,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研究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油画写生创作初探新时期新农村乡土风景油画创作“乡土性”以及创作绘画语言——色彩语言。本文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