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凰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南段,向东是松嫩平原。本文对凤凰山地区的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冰碛物石英砂扫描电镜特征、古环境特征(孢粉分析)和冰期演化历史进行了研究,以求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研究提供新的佐证,完善东北地区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变规律。凤凰山地区的第四纪冰川地貌主要有冰斗、冰窖、冰蚀谷、刃脊、角峰和冰碛台地等。冰斗口朝向以凤凰山为中心朝向四面八方,冰斗底部海拔在800~1550m之间,典型冰斗的平坦指数在1.72~4.56之间。冰窖发育于凤凰山顶部,现为高山沼泽湿地。冰碛物总体观测为砾石层,粒径多在5~200cm,砾石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安山岩、脉石英等,砾石分选差,排列无定向,主要为次棱角-次圆状。冰碛物石英砂的扫描电镜特征整体表现为尖棱角、次棱脊、高-中起伏、磨圆很差的石英颗粒,典型机械特征主要有机械V形坑、擦痕、粘附碎片、大、中贝壳状断口、台阶等,其频率分析显示冰川环境和流水环境发育程度相似,冰川环境频率略高于流水环境,但均远大于风成环境。综合分析凤凰山地区冰碛物石英砂扫描电镜特征和频率,其形成环境应为冰川环境或冰水环境,冰川类型属于海洋性山岳冰川。冰碛物中孢粉结果显示,发现了松属、云杉属、椴树属、沙棘属、胡桃属、落叶栎属等木本植物花粉;禾本科、藜科、菊科、蒿属、苍耳属、十字花科等草本植物花粉和中华卷柏、石松属等蕨类孢子,综合所有样品可得,孢粉浓度平均为52粒/g,孢粉组合中草本植物花粉(72.66%)以藜科(37.54%)和蒿属(32.17%)占优势,其次是菊科、禾本科等;木本植物花粉(24.79%)中以松属(20.59%)为主,还有云杉属、鹅耳枥属、落叶栎属、麻黄属和沙棘属等;蕨类孢子(2.55%)中可见中华卷柏和石松。此时凤凰山地区植被是主要以蒿属、藜科为主的疏林草原,气候寒冷干燥。结合冰碛物的沉积年龄以及冰川地貌特征,凤凰山地区暂时可以划分两个冰阶,末次冰期早期和末次冰期中期-冰盛期。样品的OSL年龄多集中在18~24ka,ESR年龄变化差别较大,但总体上显示冰碛物年龄随海拔的升高变年轻。对比两种测年结果,ESR年龄明显老于OSL年龄,表明ESR测年在冰碛物中的信号残留值问题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