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注浆沉桩贯入及承载力的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wan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桩基已经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基础形式。静力压桩法因其无燥声、无振动、施工速度快、桩身质量可靠,在我国软土地区的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中较为广泛地得到应用。近年来,随着在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发现静压桩很难穿越河湖交互沉积相中的中等厚度砂层和硬土层,极大的影响了静压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压桩过程中进行桩侧同步注浆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条很好的思路。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小沉桩时的贯入阻力,而且浆液凝固后又能扩大桩身截面、加固桩侧土体,从而能够提高桩基承载力.就工程实际而言,可减小桩径、桩长,节约工程造价。所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静压桩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目前,这种方法尚处于初步的研究探讨阶段,其实际的效果如何还缺乏试验验证。鉴于此,本文在依托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同步注浆法降低静压桩动态压桩阻力及提高承载力机理的试验研究”(项目编号:2008011055),结合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桩侧同步注浆对静压桩沉桩贯入过程中的压桩力、动侧摩阻力以及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影响,并得到了如下成果:(1)通过砂土中三种不同直径模型桩在沉桩过程中同步注浆与未注浆的对比试验,分析发现压桩力减小了20%左右,说明同步注浆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小沉桩阻力,从而为解决实际工程中在中厚砂层沉桩困难的问题提供了试验依据;(2)通过在砂土中对三种不同直径的模型桩的沉桩贯入试验,初步揭示了静压桩在压入过程中压桩力以及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趋势;(3)通过对三种不同直径模型桩的单桩静载荷试验,得到了静载时桩身的轴力和摩阻力的沿桩身的分布曲线,并研究了荷载的传递规律;(4)依据静载荷试验获得的数据绘制了荷载-沉降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的特征并结合规范的规定确定了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经分析得到成桩7天后的承载力提高了15%左右;成桩14天后的承载力提高了35%左右,由此说明了桩侧同步注浆的方法确实可以提高静压桩的单桩承载力,而且效果比较明显。(5)通过试验数据简要分析了同步注浆与未注浆情况下静压桩的终压力与极限承载力的关系,发现终压力小于极限承载力。
其他文献
通过在高强混凝土掺入橡胶粉进行改性,可使高强混凝土的韧性、抗裂性能和变形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减少了橡胶废弃物,但将橡胶粉加入到高强混凝土中会导致其强度明显降低,这制约
随着混凝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程领域,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开裂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严重,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劣化并影响其耐久性。因此,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对既
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用途发展。从建筑功能的要求上讲,上部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下部公用部分则希望有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空间,柱网要
混凝土材料的不均匀性、离散性以及各相材料边界上的裂纹导致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复杂,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研究大多将材料理想化为均质、连续体进行,此方法对静载下混凝土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Concrete-FacedRockfillDam)是以堆石体为主要支撑结构,并在其上游面设置混凝土面板作为防渗主体的一种土石坝。由于其施工简单、造价便宜、对地形地质条件
公路及城市立体交通的全面发展,使桥梁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其中箱梁优良的截面形式在大跨度桥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温度应力是引起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学位
浆锚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以其施工速度快、建造质量高及可持续发展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业主和设计人员的关注。金属波纹管成孔浆锚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预制构件包括:钢
织物增强混凝土是采用网状纺织品和细骨料混凝土复合而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如何采用现代高性能材料制备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如何研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的性能,如何在结构工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对发展钢结构的政策导向,高层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将会日益增多,而在多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结构框架体系是非常普遍的。梁柱连接的节点是钢框架中重要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