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及其叠合梁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织物增强混凝土是采用网状纺织品和细骨料混凝土复合而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如何采用现代高性能材料制备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如何研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的性能,如何在结构工程中应用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并发挥薄板的优势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的制备研究内容包括:纤维和织物增强作用的比较、针织轴向经编织物的设计和生产、高性能细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和配制、预应力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的制作设备、非预应力和预应力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制作工艺,及其与制作工艺相关的设计参数(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的讨论。在试验研究中,成功制备了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织物增强砂混凝土薄板,并且探讨了玻璃混凝土作为织物增强混凝土基体的可行性。   二、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的性能根椐Ohno&Hannant理论,对斯图加特大学提出的界面粘结试验方法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织物增强砂混凝土和玻璃混凝土薄板的界面粘接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了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工艺和设计参数的变化对薄板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简化界面粘结影响因素,建立了粘结滑移模型,推导出界面粘结应力解析式。讨论了浸胶工艺、横向纱线和预应力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机理。通过对织物增强砂混凝土和玻璃混凝土薄板的弯曲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了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工艺和设计参数的变化对薄板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小变形条件下考虑损伤的弯曲试验荷载变形关系。研究了弯曲试件的极限抗弯承载力,通过对受弯试件正截面强度分析,建立了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弯曲强度计算公式。   三、织物增强混凝土叠合梁试验研究首先研究了织物增强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叠合面的处理方法。然后,对10根足尺叠合梁和2根等截面等长度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性能试验,并且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梁弯曲性能进行非线性分析和模拟,根据叠合梁不同的破坏特征,推导出叠合梁的正截面强度设计计算公式,得出了织物增强混凝土和梁叠合,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的结论。   总而言之,在纤维体积率相同的情况下,和乱向短纤维相比,织物在连续纤维方向上的增强效率有明显优势。可以认为采用高性能材料制备的多层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强度,采用给织物施加预张拉力和织物表面涂浸润胶的技术措施,可以提高薄板的抗弯性能。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叠合钢筋混凝土梁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可以进一步开展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在加固改造和永久性模板等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而形成施工缝,关于施工缝的留设问题,目前达成的共识为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在最近的汶
钢筋混凝土筒仓因具有容量大、占地小、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各项现代生产实践活动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装载如煤炭、粮食等散粒体。且随着工程需求的增加和设计施工技术的日
通过在高强混凝土掺入橡胶粉进行改性,可使高强混凝土的韧性、抗裂性能和变形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减少了橡胶废弃物,但将橡胶粉加入到高强混凝土中会导致其强度明显降低,这制约
随着混凝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程领域,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开裂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严重,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劣化并影响其耐久性。因此,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对既
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用途发展。从建筑功能的要求上讲,上部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下部公用部分则希望有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空间,柱网要
混凝土材料的不均匀性、离散性以及各相材料边界上的裂纹导致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复杂,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研究大多将材料理想化为均质、连续体进行,此方法对静载下混凝土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Concrete-FacedRockfillDam)是以堆石体为主要支撑结构,并在其上游面设置混凝土面板作为防渗主体的一种土石坝。由于其施工简单、造价便宜、对地形地质条件
公路及城市立体交通的全面发展,使桥梁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其中箱梁优良的截面形式在大跨度桥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温度应力是引起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学位
浆锚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以其施工速度快、建造质量高及可持续发展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业主和设计人员的关注。金属波纹管成孔浆锚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预制构件包括: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