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1跨物种的鼠类细胞模型感染与病毒复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20090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HIV-1跨物种快速易感、病毒高效复制的鼠类细胞模型。此细胞模型可用于移植鼠体内制备HIV-1感染的鼠类动物模型,以实现HIV-1跨物种鼠类动物模型的感染研究及促进HIV-1抗病毒药物筛选及疫苗制备等研究。方法:首先,应用hCD4/hCCR5/hCyclin T1慢病毒感染鼠白血病细胞株L1210细胞,实现L1210细胞高效表达HIV-1感染所需的受体hCD4、辅助受体hCCR5及Tat蛋白驱动因子hCyclin T1。其次,HIV-1感染阳性克隆L1210细胞,通过检测细胞内及细胞培养上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闭合性颅脑损伤大鼠脑蛋白质表达谱,探寻脑干损伤生物标志蛋白。 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及损伤后4h、8h、12 h、24 h和48 h组,复制Marmarou’s落体打击
目的:药物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主要特点是成瘾者往往存在对依赖药物的强烈渴求,导致他们不顾后果地继续觅药和用药行为。持续的用药行为导致大脑发生病理性变化。阿片
目的:研究蕨麻正丁醇部位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①采用清洁级新生SD大鼠(出生后24h之内),分离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培养。MAP2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元。②采用LDH检测确定海马神经元的最佳缺氧时间,建立神经元缺氧损伤模型。③通过MTT及LDH检测确定蕨麻正丁醇部位高、中、低剂量组药物浓度。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损伤模型组、蕨麻正丁醇部位0.25mg
研究目的 1.建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体外研究肾小球生物学行为提供细胞模型。 2.观察高糖与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平衡、黏附分子和核
基于表位肽的肿瘤疫苗是肿瘤免疫学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迄今为止已从60多种人肿瘤抗原中鉴定出170多个抗原表位。其中部分基于表位的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一方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