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与茶多酚影响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le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1.建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体外研究肾小球生物学行为提供细胞模型。 2.观察高糖与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平衡、黏附分子和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研究其中的信号转导机制,探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茶多酚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 3.通过比较经/未经高糖预处理的系膜细胞对内皮细胞影响的不同,证实在高糖条件下细胞间存在异常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异常相互作用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研究方法 1.分离大鼠肾小球,并接种于铺有明胶底层的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免疫磁珠法(MACS)纯化内皮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 2.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单层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茶多酚对照组,培养0h、12h、24h、36h、48h后,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内GSH-PX活力、NO含量、NOS活力,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液TGF-β1和膜表面ICAM-1蛋白表达,用RT-PCR测ICAM-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细胞eNOS、iNOS表达以及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NF-κBp65的蛋白表达情况。 3.采用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双层共培养方法,建立两种细胞相互作用研究模型,分别用正常培养液和高糖培养液预处理系膜细胞24小时,后与内皮细胞共培养,分为正常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继续培养24h和36h后,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内GSH-PX活力、NO含量、NOS活力,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液TGF-β1蛋白表达,用RT-PCR测ICAM-1mRNA的表达,以及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NF-κBp65的蛋白表达情况。 研究结果 1.获取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在体外可连续传代2~4代,生存40~50天;生长于明胶底层的细胞可形成管状结构;生长时融合呈鹅卵石样排列;免疫荧光染色CD34、Vimentin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Keratin阴性,证实为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 2.内皮细胞单独培养时,各组培养上清液GSH-PX活力、NO含量、NOS活力和TGF-β1的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同时内皮细胞ICAM-1mRNA、膜表面ICAM-1和NF-κBp65的表达也随时间而升高。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的NO、NOS、TGF-β1、ICAM-1和NF-κB生成增加(P<0.05),GSH-PX活力下降(P<0.05);而茶多酚能显著干预高糖条件下内皮细胞的上述变化(P<0.05);茶多酚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时,高糖预处理之高糖组NO含量、NOS活力、TGF-β1、ICAM-1和NF-κBp65值显著高于正常预处理之高糖组(P<0.05),GSH-PX活性降低(P<0.05)。茶多酚能显著拮抗上述变化。 研究结论 1.成功建立肾小球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2.高糖导致内皮细胞氧化失衡,降低抗氧化酶GSH-PX活力,促进NO、NOS产生及上调ICAM-1、TGF-β1表达,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3.当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同培养时,高糖对内皮细胞的上述作用仍存在;经高糖刺激后的系膜细胞可使得与之共培养的内皮细胞活化,表现为共培养的GSH-PX活力下降以及NO、NOS、TGF-β1生成增多,内皮细胞内ICAM-1表达增加,表明高糖条件下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间存在异常的相互作用。 4.高糖可能通过NF-κB途径促进内皮细胞NO、ICAM-1、TGF-β1产生增加以及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间的异常相互作用。 5.茶多酚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促进GSH-PX产生及减少NO、NOS、TGF-β1和ICAM-1生成,具有明显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并能干预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的异常相互作用,对糖尿病肾病起一定的防治作用。 6.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模型,与普通单层培养相比可以更好地反映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球内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其他文献
近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大幅提高.新建小区对地下停车库停车配比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地库规模越来越大,部分地库甚至需要设置两层地下
弓形虫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的人群感染率极为普遍,估计全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弓形虫,成年人感染大多为阴性感染。弓形虫是一种机会性
In this paper, we depict in detail six subfamilies of implementation-friendly Barreto-Naehrig(BN)elliptic curves by choosing six special congruency classes of t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幽门螺杆菌黏附素( HpaA)、细胞空泡毒素(VacA)及HpaA-VacA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蛋鸡制备特异性卵黄抗体(IgY),并研究其生物活性,为Hp感染的治疗与预防开
近日,网络管理与运营支撑技术工作委员会(TC7)无线通信管理工作组(WG1)召开会议,审查通过“UTRAN/E-UTRAN最小化路测(MDT)管理技术要求”和“LTE无线接入网自组织网络(SON)管
目的:研究闭合性颅脑损伤大鼠脑蛋白质表达谱,探寻脑干损伤生物标志蛋白。 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及损伤后4h、8h、12 h、24 h和48 h组,复制Marmarou’s落体打击
主持传播和主持艺术是学界研究主持人理论的两大切入点。前者是基于传播学的原理,对主持人“传播者”和“把关人”的角色定位进行梳理;后者则对主持人的“职业智略”进行理论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亲本选择和组合配制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优势的大小及杂交棉的利用和推广。为了减少选择亲本和配制组合的盲目性,找出一些预测杂种优
目的:药物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主要特点是成瘾者往往存在对依赖药物的强烈渴求,导致他们不顾后果地继续觅药和用药行为。持续的用药行为导致大脑发生病理性变化。阿片
目的:研究蕨麻正丁醇部位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①采用清洁级新生SD大鼠(出生后24h之内),分离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培养。MAP2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元。②采用LDH检测确定海马神经元的最佳缺氧时间,建立神经元缺氧损伤模型。③通过MTT及LDH检测确定蕨麻正丁醇部位高、中、低剂量组药物浓度。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损伤模型组、蕨麻正丁醇部位0.2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