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金时期的山西是其文化和经济高度发展和繁荣的时期,由于其处于农、牧经济连接带的地理位置和多山川盆地的自然条件,以及长期以来各民族往来杂居,形成了具有独特风貌的地域文化。风俗、文学、戏曲、宗教以及建筑都呈现出了发展的态势,生动地展现了宋金时期山西区域文化的地域和时代特征。
本文以山西中部宋金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历史与理论的角度出发,在对相关资料查阅、整理和分析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山西中部宋金建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宋金时期山西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及交通等影响因素,对山西中部宋金建筑的演变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剖析。并且通过举例分析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特点以及通过横向的与山西其他地区宋金时期的建筑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山西中部宋金建筑的特点。由于山西中部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定主要处于经济和政治综合影响下发展。而在建筑方面,山西中部的古建筑由于受到经济和政治较多的影响,所以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实用理性和功利性的特点,这也就为它后来的选址和布局提供了依据。
宋朝以前的木结构建筑中以“材”为单位的模式就已基本形成,斗拱构件的用材比例和范围的应用也较灵活。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规模较大的建筑。在一些重要的木构件建筑中,一般梁柱式结构体系的殿堂和厅堂较为多见。宋代出现了一些十字歇山顶的楼阁建筑,正面和侧面都加有抱厦,配以各种雕花的隔扇及彩画,使建筑的造型更富有变化,更优美,建筑的装饰也更令人称道。
宋朝的建筑在木结构技术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木结构中模数的确定,对以后的建筑实践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关于“模数”等可以从宋代的《营造法式》中清晰地看到。而且后世对于宋代建筑的了解与研究,除了少数部分留存的建筑实例外,主要是得益于宋代官方编纂的《营造法式》一书。
山西中部宋金时期地域特征分析揭示了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理位置这个大环境中,建筑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今后研究山西区域文化及建筑提供了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