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一部分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了解南京市城乡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0—12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方法,在南京市12个行政区63个街道随机抽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了解南京市城乡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0—12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方法,在南京市12个行政区63个街道随机抽取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9234人;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使用2016年度《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和分析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抽取的9234名南京市城乡居民中,有效完成调查问卷者9168人,有效应答率为99.3%。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6.89±2.27分,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为9.7%(95%CI=9.1%~10.3%)。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OR值为0.74(95%CI:0.60~0.92);女性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性,OR值为1.27(95%CI:1.10~1.47);白领人员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高于蓝领人员,OR值为1.35(95%CI:1.13~1.61);与15~34岁人群相比,55~69岁人群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低,OR值为0.68(95%CI:0.51~0.87);与低收入人群(<1400元/月)相比,中(1400~2800元/月)和高收入人群(>2800元/月)具备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OR值分别为1.42(95%CI:1.11~1.65)和1.58(95%CI:1.27~1.97);与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人群相比,文化程度为中(高中/中专)、高(大专/本科及以上)人群具备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OR值分别为1.25(95%CI:1.02~1.54)和1.44(95%CI:1.15~1.79)。结论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且社会人口因素(城乡、性别、年龄)和社会经济因素(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应以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制定针对性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干预策略和措施,提高全市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第二部分南京市城乡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与自我报告高血压关联分析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城乡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与自我报告高血压的关系,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高血压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项目的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年10—12月在南京市进行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的总样本人群。该调查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南京市12个区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共抽取15~69岁居民9168人。本项目选取其中6962名35~69岁城乡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与自我报告高血压患病关联分析。结果南京市6962名35~69岁城乡居民中,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6.81±2.75分;自我报告高血压患者1435例,自我报告高血压患病率为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与自我报告高血压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且随着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得分增加,居民自我报告高血压患病风险降低(OR=0.97,95%CI=0.95~0.99)。结论南京市城乡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与自我报告高血压患病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第一的精神类疾病。其临床症状在于情绪状态不佳、思维反应迟钝、兴趣快感丧失、意志活动减退、自残以及自杀等[1]。由于抑郁症的高患病率、复发率及自杀死亡率,使其成为了社会和家庭沉重的负担[2]。抑郁症的病理特征主要是:皮层和海马萎缩,神经元轴突缩短,海马脑区神经再生障碍,以及胶质细胞数目的变化[3][4]。目前抑郁症发病机制学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神经可塑性假说;2.兴奋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世界上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其核心病理机制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致病性形式(寡聚体、突变体和磷酸化等)的生成、聚集和“朊病毒”样的传播。αSyn不仅作为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的主要成分,也是造成锥体外系运动障碍(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肌强直和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类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兴趣快感缺失,睡眠及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有明显的自杀倾向。据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的总人数已超过3亿人,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目前,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以靶向单胺能神经递质的药物治疗为主,但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普遍存在起效慢、持续时间短、疗效差等问题。因此,深入阐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研发基于新靶点的快速、长效抗抑郁
研究背景与目的: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呈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其中血脂异常是CVD重要的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提示,临床常规检测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CVD间可能并非简单的是否异常致病的阈值关系,而是呈“U”型或“J”型
目的1.对比分析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形成颅内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2.探讨血管内栓塞联合必要时外科手术干预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不良预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并接受血管内治疗的235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入院时头颅CT平扫将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为合并血
研究背景与目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现已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高居全球致死原因的首位。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可降低CVD发病和死亡风险,然而目前关于高血压人群中体力活动与CVD风险关联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探讨高血压人群体力活动水平与CVD发生风险的关联强度和剂量-反应关系,以及肥胖指标在体力活动与CVD关联间的
目的:研究抑制和激活蛋白(Rap-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简称NASH)中的表达情况,并阐明其在NASH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NASH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材料方法:首先通过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分析正常患者和NASH患者肝脏中Rap-1的表达量,以及表达量的高低与NASH严重程度的相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并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PD的主要临床表现除了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还有睡眠、情感、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当运动症状出现时,疾病已经发生恶化。PD的病理特征是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和路易
研究背景肥胖与脂肪摄入量呈正相关,与高脂血症、高糖血症等共同成为代谢综合征的核心表现,可显著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近年研究报道高脂血症是心脏重构的始动因素之一,是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成年心肌细胞生理条件下所需ATP能量主要来源于脂肪酸氧化,少量来源于葡萄糖等其他物质氧化。肥胖或高脂血症所致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参与心脏重构及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即脂质过载所致心肌脂毒性,表现为脂肪酸氧化增加
目的: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intermediate coronary lesions,ICLs)中,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估血管狭窄的相关参数,探究应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2016年10月至2020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患者89例,共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