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烹饪焦香米饭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剖析及其强化方法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aost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焦香米饭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目前缺少相对完善的米饭焦香风味评价方法及标准,因此难以对电饭煲蒸煮焦香米饭的程序进行有效设计与优化。本文建立了米饭焦香特征性风味物质的评价方法,重点剖析了电饭煲浸泡阶段参数对米饭焦香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强化作用,在此基础上明晰了焖饭过程中美拉德反应中间物与焦香特征性风味物质及潜在危害因子生成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焦香米饭风味的定向调控和电饭煲蒸煮程序的合理设计提供指导。对固相微萃取及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这两种风味物质富集方法进行了比较,借助气-质-嗅闻联用结合香气活度值确定了焦香米饭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富集的挥发性成分多达48种,己醛、壬醛、2-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4-甲基噻唑、对乙烯基愈创木酚这七种风味物质为焦香米饭的特征性风味物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确定了特征性风味物质与包括青草、爆米花等米饭香气间的相关性。通过风味重组与缺失试验,发现2-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以及4-甲基噻唑这四种物质,均对米饭的焦香风味有一定贡献。以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含量为指标,研究了浸泡温度与时间对焦香米饭风味的影响,剖析了浸泡液中溶出的氨基酸与还原糖对焦香风味增强的作用。结果表明,焦香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均随浸泡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0℃浸泡20 min其含量最大。合理的浸泡温度与时间可促进以葡萄糖、麦芽糖为主的还原糖以及以谷氨酸、天冬氨酸占主导的氨基酸的溶出,从而强化米饭在后续蒸煮焖饭过程中的焦香特征性风味物质。通过添加外源性还原糖与氨基酸方式进行进一步验证,发现二者的存在有助于米饭中生成更多的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与终产物,从而赋予米饭体系更为浓郁的焦香风味,添加质量浓度0.05%的谷氨酸和0.1%的葡萄糖可使米饭中的2-甲基吡嗪的含量提高将近5倍。分析了焖饭温度和时间对特征风味物质及含量的影响,采用液-质联用对潜在危害因子及焦香风味前体物质的生成进行了追踪。结果表明,焦香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含量随焖饭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延长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潜在危害因子的生成与其变化趋于一致。经175℃焖制20 min后,米饭中的吡嗪类物质已趋于稳定,而5-羟甲基糠醛和丙烯酰胺这两种潜在危害物的含量仅为1.71 mg/kg、0.08 mg/kg。丙酮醛等二羰基化合物的生成积累促进了焦香特征性风味成分的产生,但Amadori化合物在极端高温(200℃以上)更容易转化为有害产物。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红曲黄酒降脂保健成分含量极低,色价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本论文以提高红曲黄酒中洛伐他汀含量和色泽稳定性为主要目的,从各地红曲中分离筛选获得产洛伐他汀、红曲色素含量较高的红曲菌,通过诱变育种手段选育出酿酒用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色素菌株,将其应用于红曲黄酒的发酵酿造,最终提高了红曲黄酒中洛伐他汀的含量和色价。并且研究了避光储存条件下影响红曲黄酒色价的因素,以此提高红曲酒色价稳定性、改善货架期褪色现象
基于市场上常见现炸型甜甜圈制作成本高和预油炸冷冻甜甜圈存在油脂氧化等缺点,课题从醒发时间与乳化剂两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非预炸冷冻甜甜圈新技术,为市场开发一种新型甜甜圈生产方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醒发时间影响预醒发冷冻甜甜圈的品质。以比容、质构、内部纹理结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吸油率、表皮和芯色度及感官品质等为指标,研究醒发时间对预醒发冷冻甜甜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延长
采用陈粳米蒸煮的米饭通常会存在香味变淡、并伴有异味产生的品质下降问题。本文剖析了粳米储藏过程中蒸煮米饭异味形成的原因,对引起陈粳米饭异味的特征风味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饭煲烹饪吸水阶段浸泡处理对陈粳米饭风味品质的改善作用并确定了有效的浸泡参数,从内源酶活力变化及脂质水解氧化程度控制等角度揭示了陈粳米饭风味品质提升的机制,旨在为陈粳米饭电饭煲烹饪曲线的设计提供指导,同时,为食堂及外卖
由于安全,环保和可持续等特点,可食用涂层在食品保鲜领域持续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良好的保鲜涂层需要满足许多要求,如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机械性能、精准地平衡气体和水蒸气的渗透以及非常好的粘附性等。单一成分和结构的涂层很难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层层组装(Layer-by-Layer,LbL)是一种可以进行主动调控制备复合涂层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组合材料的优势进行涂膜性能的调整设计,具有材料互补、结构和性能可
苦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作物,其中富含生物类黄酮、膳食纤维、抗性淀粉等营养和功能性成分,然而苦荞中面筋蛋白的缺乏限制了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主食的需求,开发具有足够生理功效的全苦荞挂面,本文对苦荞全粉进行挤压膨化预处理并将挤压苦荞粉与苦荞生粉混合制作全苦荞挂面,探究挤压预处理对苦荞粉理化性质及其对全苦荞挂面品质的影响,并采用不同的品质改良剂对全苦荞挂面的品质进行改良,以期为高含
中国作为全球猕猴桃的主产国,每年供给大量猕猴桃流入市场,但猕猴桃皮薄汁多,容易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染菌腐败,将其加工成猕猴桃汁可以消化掉大量猕猴桃果实并且最大程度上保留其原有的营养和风味品质。杀菌是果汁加工的必要环节,传统热加工由于处理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果汁营养和品质的下降,以欧姆加热和脉冲电场为主的新型果汁杀菌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处理温度、缩短操作时间,近些年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工业应用。但欧姆加
杂粮挂面富含膳食纤维、多酚、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既能满足人们对主食的需要,又符合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追求。然而,由于杂粮中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内源脂质酶,极易造成杂粮挂面酸败,从而影响其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本文首先研究了过热蒸汽和挤压处理对燕麦挂面、黑豆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其次采用挤压联合脱脂、包装改善的方式,进一步调控燕麦挂面和黑豆挂面的脂质储藏稳定性。首先,研究了两种热处理对燕麦和黑
长期食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人类患诸多疾病,如心血管衰竭、肠炎胃炎、肝肾功能损伤、过敏反应等。氯霉素(CAP)是目前最常见的残留抗生素之一,近几年的报道显示,CAP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检出率很高,因此需要发展快速高灵敏的检测方法增强对CAP的残留监测。以DNA为模板的银纳米簇(DNA-AgNCs)具有合成简便、波长可调、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基于DNA-AgNCs构建的各类传感器,具有多色检测
大豆膳食纤维作为国内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大用量品种,主要来源于大豆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由于豆腥味的存在,大豆膳食纤维大量作为低附加值的饲料或肥料使用。目前有较多改善豆制品中豆腥味的方法,包括灭酶法、发酵法等,但能够良好改善膳食纤维风味的方法却有限。基于此,本研究以2种常见大豆膳食纤维:豆渣和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S-IDF)及其原料豆粕为研究对象,探索基于食用菌发酵方法改善大豆膳食纤维风味的途径。
大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功能降低是情绪压力和情感障碍发生的易感生物学因素。近年来,色氨酸(tryptophan,Trp)代谢和高Trp饮食与慢性应激相关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既往研究表明摄入单剂量Trp或富含Trp的乳清蛋白能增强脑中5-HT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预防慢性应激引起的脑5-HT耗竭。葵花籽富含Trp,可能成为预防和缓解慢性应激的营养干预食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