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面和逆推法在船舶航向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舶的航向控制直接影响船舶航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船舶运动具有大惯性、非线性等特点;并且船舶航速、装载等变化以及海洋环境的时常改变,导致船舶操纵系统的动态性能及扰动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开发自适应性能好、鲁棒性强和易于工程实现的非线性船舶航向控制律成为船舶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逆推法、动态面和Nussbaum函数相结合,设计了三个结构简单的自适应及鲁棒非线性船舶航向控制律。其一,针对带有常参数不确定的非线性船舶操纵系统,设计了船舶自适应非线性航向保持控制律,保证船舶航向保持闭环控制系统渐近稳定;其二,考虑不确定外界扰动,针对带有常参数不确定和扰动不确定的非线性船舶操纵系统,设计了船舶自适应鲁棒非线性航向跟踪控制律,保证船舶航向跟踪闭环控制系统的所有状态都一致最终有界,恰当的选取设计参数可使航向跟踪误差任意小;其三,考虑到执行机构的饱和特性,针对带输入限制的非线性船舶操纵系统,设计了带输入限制的船舶自适应鲁棒非线性航向跟踪控制律,保证船舶航向跟踪闭环控制系统的所有状态都一致最终有界,恰当的选取设计参数可使航向跟踪误差任意小。在三个控制律设计中,引入Nussbaum函数,不要求控制增益符合已知,不需对未知的控制增益进行估计,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控制律奇异值问题。结合动态面控制,消除逆推法中的“项数膨胀”问题,简化了控制律结构,易于工程实现。理论上,借助李雅普诺夫函数及Nussbaum函数引理,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基于两艘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分别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完成在塑料光纤拉丝机工作的过程中用线阵CCD实现对直径为0.2mm~3mm左右的塑料光纤进行实时监测。系统中采用TCD1209D作为CCD检测器件,ADSP-TS101S作为信号处理芯片,文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作为一种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它能够实现低电平台阶变化的多电平电压输出,降低电压变化的幅度和梯度,有效缓解换流器阀组承受的电气应力,同时具有较好的波形品质及较低的谐波含量,甚至可以考虑取消滤波器的使用,因此在城市配电网改造、新能源并网以及向无源网络供电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课题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攻关项目,旨在开发一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样机,为相关理论验证提供实
近场声全息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噪声源识别、定位及声场可视化技术。该技术由于在目标声源近场进行测量,可以记录到声源辐射中的倏逝波成分,使其重建结果不受瑞利判据的限制,从而大大提高了声场重建分辨率。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作为近场声全息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大尺寸声源全息重建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在简要介绍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算法在声场重建中存在
在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转子位置和转速是必不可少的反馈量,通常情况下需要安装机械传感器(如光电编码器、旋转变压器)来检测转子位置和转速信息。但传感器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增大了电机的体积,而且限制了永磁同步电机在一些特殊场合的应用。因此,无位置传感器技术在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滑模观测器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的估算,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对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进
随着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自主导航技术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真正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下的即时构图与定位(SLAM)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机器人技术也是各国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技术领域。针对大型商场的导购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实现了导购机器人与客户的
基于图像的目标识别方法由于其非接触特性和成本低廉,受到工业、安全等领域的广泛欢迎。随着应用的深入,识别对象类型繁多,识别系统往往被设计得非常复杂才能满足识别能力的要求
人体阻抗是反映人体或其构成部分,即人体组织、器官、细胞等电学性质的物理量,通过人体阻抗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组织的生理状态和临床状态。人体阻抗测量技术具有无创、廉价、安
通常,临床医师根据经验凭肉眼对肝脏B超图像进行观察和判断。受观察者疏忽、诊断水平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超声图像的灰度级对比度较低,使得人的视觉分辨较为困难,容易产生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