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人马煦文学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煦是晚清文坛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出生于动荡不安的晚清,作为儒家传统文化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士子,兼济天下是他一直以来的抱负,不论是作为文人还是作为朝廷官员,他都渴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与人民做出贡献,这种“以民为本”以及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冯煦少有才名,不论是诗歌亦或是词作都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成就,也可谓是乱世文化成就的一位文人,但受所处时代影响,冯煦一生波澜曲折,半生漂泊,不可不令人叹息。本文旨在整理冯煦的生平家世及他的交游结社情况,解读他的诗歌及词作品,并进一步分析他的诗词对晚清文坛的贡献,最后探究他在晚清文学史上的地位。
  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
  绪论部分整理了前人学者对冯煦的研究成果,探讨冯煦的研究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
  第一章主要对冯煦的人生经历和交游结社情况进行了整理。他出生于书香世家,可是却处在逐渐没落的晚清,这对他的家庭状况、人生经历以及对他的文学创作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探讨冯煦的诗歌及其诗学思想。通过对他诗学作品的分类和解析理解他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第三章主要探讨冯煦的词学及其词学思想。通过对他词学活动的研究和词学思想的分析,理解他词作的主要表达内容,进而探究冯煦词学的不足之处。
  结尾部分主要根据历代文学史著作以及文学大家对他的评价,分析冯煦在文坛上的成就和贡献,对冯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定位。
其他文献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所做出的决策通常受到锚的影响,由此导致锚定效应的发生,使得决策的结果偏向于锚。这种决策偏差不仅存在于个体决策中,而且也存在于群体决策中。而近年来关于锚定效应的研究指出,相对于传统锚定效应研究范式而言,基本锚定效应范式是一种自然的研究方法,其更接近于真实决策情景中所呈现的锚定效应。另外,相对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决策研究而言,对真实的决策情景进行研究则更能反映出锚定效应的特点和机制
学位

有关冲突监测的研究最早是在1995年围绕对脑前扣带皮质(ACC)区域的神经生理观测展开。针对冲突监测理论的行为实验研究范式一直都采用经典Stroop,Flanker,Go/Nogo等要求被试克服优势反应的任务。冲突监测的理论假设认为探测到冲突与反应抑制在功能上是分离的,经典行为实验很难对分离出来的两阶段分别进行探索。最近,有研究者在解决推理决策领域的双系统理论纷争时,提出了一种实验范式能够探测被试
学位
自认知心理学兴起以来,大量阑下启动的研究已经表明信息加工可以在无意识层面进行。近年来在无意识心理研究领域又兴起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即在决策、印象与态度的形成、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无意识思维理论。该理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无意识思维和意识思维具有不同的特质,这些不同的特质导致两种思维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决策情景,例如,无意识思维在解决越复杂问题时效果越好。自无意识思维理论提出之后,研究者们因其与以往研究中的无
学位
本研究以老年抑郁个体和老年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知行为学实验,包括空间线索化范式、以及分离的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了老年抑郁个体的认知易感性特征之一一一注意偏向,以及呈现时间、线索呈现条件、注意指向性等因素对注意偏向的影响,并对抑郁个体进行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注意训练。  研究结果表明:(1)老年抑郁个体存在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2)老年抑郁个体在刺激呈现时间为750ms和1000ms时,
学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错误地回忆起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回忆出的事件与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许多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可靠,它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和误导,也有可能白发地产生改变。记忆的这些特征使得错误记忆的研究成为近年来记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众多研究者认为,错误记忆的产生是激活和监控相互竞争的结果。但目前研究多从激活或监控一个方面对错误记忆进行考察,缺乏错误记忆激活和监
情绪影响决策的研究是消费者决策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而具体情绪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则是本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当前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研究过多的集中于依赖情绪效价范式,探讨积极和消极情绪对决策的影响。随着具体情绪范式的广泛应用,探讨具体情绪影响消费者风险评估的研究己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探讨具体情绪影响消费者决策信息加工方面尚无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主要是在具体情绪范式下,依据于评价倾向框架理论,对具体情绪
学位
调节匹配理论为消费动机与决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该理论备受青睐。本研究力图考察非计划购买情境中的调节匹配效应:长期调节聚焦与情境暂时启动的调节聚焦与策略方式之间的匹配效应是否相同,以及调节匹配效应的内在机制。具体来说,本文包括四个实验两个研究:实验一,长期调节聚焦与策略方式达成的调节匹配对(非)计划购买意向的影响;实验二,情境暂时启动的调节聚焦与策略方式达成的调节匹配对(非)计划购买意向的影
学位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已经受到研究者的普遍认同。大量研究也表明,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具有更高的适应性。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某些高自尊者也会表现出社会不适应的情感行为。高自尊的异质性假说指出,高自尊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类型,高自尊者的行为比低自尊者复杂得多。当代理论家把高自尊分为脆弱型高自尊与安全型高自尊,研究者已从不同角度对这两者进行了区分。  本研究以自尊权变性作为区分不同类型高自尊的
视频游戏是当代儿童青少年接触的一种主要娱乐媒体,其中许多游戏产品包含着严重的暴力性内容,该类产品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及其影响引起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基于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GAM),许多研究发现,暴力性视频游戏可提高游戏者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感和生理唤醒水平,降低游戏者的亲社会性行为:频繁接触暴力性视频游戏可导致游戏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情绪智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元情绪作为情绪智力的核心因素,在这时期的发展尤为关键。迄今为止,关于元情绪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研究更显不足。因此,探讨初中阶段的元情绪结构,编制《初中生元情绪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并研究初中生元情绪与其他相关心理因素关系,探索培养初中生元情绪的有效途径非常重要。  本研究结合了大量研究结果,通过访谈和调查的方法自行编制了《初中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