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对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基于KPWW分解法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呈现出强势的增长势头,并且大家愈加重点关注有关于FTA的条款深度一体化的研究。另一方面,近年研究显示,全球价值链(GVC)是加强经济体之间经济联系和贸易合作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两个当下的研究热点,深入分析了FTA数量和FTA深度对于一国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参与地位的影响作用。
  首先,本文分析了FTA对于GVC的主要作用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FTA能为生产全球化分工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并且FTA能够有效降低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是促进全球价值链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前提;第二,对于贸易双方或多方经济体来说,FTA能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彼此之间的贸易成本,这是其能提高各国在全球价值链的融入程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从国家间的技术引进、贸易合作和经济联系来说,FTA能为以上几个方面提供较为强制性的保障措施,这对于各国加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是大有裨益的。
  接着,本文建立了实证模型探究FTA对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主要从DESTA数据库、TiVA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整理了全球30个主要经济体在2005-2016年的经济数据,并利用KPWW分解法计算出全球价值链指数,进而得出以下结论:(1)FTA数量和FTA深度对于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却能较大程度提升其全球价值链参与地位,且FTA深度相较于FTA数量来说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效果;(2)对于经合组织国家来说,FTA的签订对其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影响不够显著,加入经济组织这种“抱团”行为可能会降低FTA的作用效果;(3)发达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已经趋于一个稳定状态,FTA对其作用不够显著,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其GVC地位提升却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根据本文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出口附加值贸易中,FTA主要提升一国国内附加值部分,且对于国内直接附加值部分提升更为明显。并且,FTA的签订能够有效提升基于附加值贸易所计算出来的一国的出口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竞争优势指数,有利于提高一国的出口国际竞争力水平。此外,在FTA深度对价值链的影响中,FTA的灵活度具有一个逆向的调节作用,但在FTA数量对价值链的影响中,此调节作用不太显著。
  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各国应当升级本国现有所签订的FTA,并且在签订新的FTA条款时,应当结合本国自身情况着重关注条款的深度和灵活性,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FTA的增加来提高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地位,并且FTA的签订也有助于其提升国际竞争力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研究对象,借助LMDI分解法,把个税收入结构因素、税负因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因素、城镇化因素和人口规模因素纳入到同一个分析框架之中,对2000-2018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进行了逐年的无残差分解。同时,本文还将Tapio脱钩弹性指数分析与LMDI分解法结合,构建了个人所得税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之间的Tapio脱钩弹性指数,并进一步把脱钩弹性指数分解为多个子脱钩弹性指数,对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我国未成年子女中,有3581万的未成年子女是跟随父母流动的。其中,上海市每10个未成年子女中就有4个是流动人口子女,北京和浙江每10个未成年子女中有3个是流动人口子女。未成年子女是流动人口家庭中特殊的一员,他们跟随父母流动,迎来了其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困难是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所必须解决的。让流动儿童“学有所教”,是社会稳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选。那么,人口的流入是
学位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且土地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土地财政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诞生的产物,对产业结构升级更是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高价出让商、住用地的以地生财模式深受地方政府青睐,为了获得最大化利润,地方政府越发依赖土地财政,土地交易变得更加频繁。同时,为了实现GDP为目标的晋升机制,地方政府投资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使人口和产业集聚,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素也从农业部门流入非农业
学位
在全球能源紧张,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以其节约能源、减缓环境污染的独特优势成为世界各国在未来发展汽车产业的首要选择,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产业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作为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的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高,依赖程度大,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既是应对节能减排战略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变的重要选择。  自2001年起,国家就把发展新能源汽车
近些年,随着一系列党中央、全国人大文件出台,预算支出标准体系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关注、研究的焦点之一。《预算法》第32条第3款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以及绩效目标管理等预算编制规定,……,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财政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是各级单位各类别财政预算支出定额标准组成的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是合理分配经费资源的
学位
随着各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同样受到了各国的关注与重视。各国在旅游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提升自我竞争力,成为了各国考虑的问题。泰国作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在如何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文献总结了前人对如何提升旅游业竞争力的各种看法和方法,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泰国旅游业目
学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制定碳减排目标和实施碳减排措施都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总体上2018年全球碳排放增长2.0%,中国碳排放总量100亿吨,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美国的1.85倍,印度的3.85倍,西欧发达国家的2.85倍,超过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4。于是发达国家指出,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削减效果不佳,中国官方既面临来自国际的巨大公共压力,又根据自身经济良性发展需要,制定了碳减排目标
学位
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09年开展试点以来,交易额稳步提升,在2010-2015年更是经历了跨越式的增长。但近几年,受国内金融改革迟滞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增速不断下降。关于如何提升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水平,目前的研究多是基于国家宏观层面,但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源头,具体则是境内外进出口企业选择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并在所在地银行进行结算,汇兑,清算等层面的区域主体是中国各省份,跨境贸
学位
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对外贸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际分工日益向垂直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中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专业化分工中来,国内外对于进口产品对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为热点,但关于进口产品质量对企业创新的研究还较少,这就对对此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要求。本文在理论分析层面和实证分析层面探究了进口产品质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助于丰富现有文献对于进口产品质量和企业
学位
202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正式施行,该法案确立了中国新型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标志着新时期外商投资法制建设迈入了崭新阶段。回顾改革开放四十载,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行主动开放积极政策,不断开拓发展空间,为世界共同发展添砖加瓦。中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为更多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与渠道,越来越多境外投资者不断持有中国上市公司股份,进而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