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储罐地基设计图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同济大学电信学院CIMS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ao1981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对石油化工产品的储运提出了新的要求。储罐作为石油化工行业储运系统重要的构筑物之一,也向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大型储罐地基设计一般是通过手工完成的,这往往会导致不满足质量要求和按期竣工困难。因此设计开发一个集数据管理、分析计算、图形设计和成果输出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储罐地基设计系统,已成为客观需要。 本文以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公司2006年科技攻关项目“大型储罐地基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为背景,以基本图形开发技术为基础,研究了大型储罐地基设计的图形开发技术,并在大型储罐地基设计系统的实际开发中予以应用。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研究了大型储罐地基设计的图形开发技术。基于基本的图形拾取算法、图形变换算法和图形交互技术,设计了勘探孔和桩的拾取算法,实现了勘探孔和桩的复合变换算法,并探讨了地质剖面设计图的孔点吸附技术、桩移动的橡皮筋技术和布桩图的整图拖动技术。 2.完成了大型储罐地基设计系统中地质勘探报告录入、桩位布置和地质剖面设计等交互式图形模块的功能分析和类设计,以及勘探孔平面坐标输入、布桩图设计、任意点土层参数计算等核心功能的设计。 3.基于.NET平台,应用大型储罐地基设计图形开发技术的研究成果,开发了三个图形模块,实现了勘探孔平面坐标和土层参数的图形化输入,原始布桩图的生成、布桩图设计和布桩图向AutoCAD的导出,以及各种地质剖面图的绘制、保存和输出等功能。
其他文献
本论文是结合具体的研发项目写成的。采用CAN现场总线技术作为本灯光控制系统的通讯工具。系统中还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和电路设计等多领域的较先进的技术,使系统具有较完备的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双目立体视觉可以直接模仿人眼与人类视觉的立体感知过程,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微处理器件和集成电子技术飞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数据的能力大大增强,社会各行各业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进行收集和保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日益进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大型建筑不断涌现,如何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将建筑中人员安全疏散已经成为公共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也是建筑在设计、管理阶段重要组成
电弧炉炼钢是一个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电极调节是电弧炉炼钢中的关键环节,其性能是影响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冶炼过程中要求电极调节系统能够根据电弧的变化情况,快速而准确
VD炉是降低钢液中氢、氮含量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等的重要设备。由于VD炉冶炼是在真空下进行的,使得炼钢各终点参数不能或很难实现连续测量。对于大多数VD炉来说,冶炼终点参数主要
论文基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启发的无线复眼导航技术研究”项目。论文主要针对无线复眼网络的平台,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包括动眼感知机理研究和未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探索任务变得更加复杂化与多样化。在航天领域中,带有空间机械臂的航天器系统在执行空间任务时,往往要求航天器的轨道、姿态可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nteractive Electroluc Technical Manual,简称IETM)是实施CALS战略(Computer Aided Logistic Support-计算机辅助后勤保障)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对提高武器装备
传统地震资料二维解释方法采用地震剖面和水平切面来表示三维地质构造,具有一定局限性。科学计算可视化的重要分支--数据场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高速发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