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和功能模拟为主要内容的仿生化学已经发展成为金属有机化学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它的发展不但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和催化机理,也可以为新型廉价高效制氢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新型[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 1.本论文共合成了3个含氮杂卡宾配体的新型[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3个含膦配体的新型[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以及1个前体化合物。它们均经过元素分析、IR以及1H NMR表征。部分模型物还经过13C NMR和31p NMR表征。还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其中三个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2.研究了ADT模型物[(μ-SCH2)2 N(t-Bu)]Fe2(CO)5LIMes [LIMes=1,3-双(2,4,6-三甲基苯基)咪唑-2-碳烯]的电化学性质,并提出了其催化质子还原为氢气的可能的EECC机理。 3.研究了2个ADT模型物[(μ-SCH2)2N(t-Bu)]Fe2(CO)6和[(μ-SCH2)2N(t-Bu)]Fe2(CO)4(PMe3)2的质子化现象以及研究了模型物[(μ-SCH2)2N(t-Bu)]Fe2(CO)4(PMe3)2分别在HOAc和HBF4存在下的电化学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ECCE和CECE的催化机理。
其他文献
以抗原合成抗体的假说由Pauling在1940年首次提出,之后Mosbach和Wulff在该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由此分子印迹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在小分子印迹丰厚经验的
快过年了,为了更好地迎接春节,我一时兴起,打扫起屋子来.rn本以为打扫屋子非常容易的我,很快就碰到了难题:我家住在22楼,擦窗户非常危险;我家的床很矮,拖把伸不进床底.这可怎
众所周知,奖,是一个褒义词,可这一次我颁出的“最佳破坏”奖,得奖的人应该不会高兴.rn第一个得奖的是“开发商”.小时候,我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去爬家后面的骝马山.虽然山路不太
一提到“杀手”,许多人都会为之颤抖——杀手?那多可怕!其实,我所说的这个“杀手”并不是真正的杀手,而是智能手机.听到这儿,有的同学一定会说:“哎呀,这也太夸张了,不就是个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有的为我们节约了时间,比如各种交通工具;有的能维护我们的健康、延长我们的寿命,比如各种疫苗和医疗器械;有的能够为我们节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激光防护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对光限幅材料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Au和Ag纳米粒子因其特殊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可用于制备光限幅材料,并且各向异性的Au和Ag纳米粒子具有多个SPR吸收带,可以通过改变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周围介质的折射率来调节SPR的变化。其中,金属银是导热(电)性最好的金属纳米粒子,Ag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基于目前金属Ag纳米粒子在光限幅材料
配合物多样化的结构以及被不断发现的新颖的应用性质,使配合物多年以来都受到科研人员的青睐。本论文合成了以Pt(Ⅱ)盐,磺基苯甲酸(sb)及含氮中性配体为原料的11个磺基苯甲酸
β-环糊精能选择性地与各种有机、无机、生物分子形成主-客体或超分子配合物,常被用作分子主体来研究其对各种有机、无机、生物分子的分子识别作用。近年来,具有良好水溶性的2-
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母爱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出席,在其代表作《秀拉》中,艺术地刻画了伊娃这一栩栩如生的母亲形象,表现了黑人女性的悲惨
当我们的生活是黑色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七色的彩虹;当我们生活在黑暗中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明媚的阳光。读7“天下图书·新课标大阅读”《绿山墙的安妮》一书,我受益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