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w+Y2O3)/Ti60复合材料制备、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钛基复合材料由于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近α钛基复合材料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但随着使用温度提升,由于其本身热强性及热稳定难以平衡问题,致使其存在650℃热障温度,限制其应用发展。因此本文基于以上问题,以Ti60粉、B粉和Y粉为原料,首先利用低能球磨结合热压烧结技术原位合成(TiBw+Y2O3)/Ti60块体,并通过后续挤压加工成功过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TiBw+Y2O3)/Ti60复合材料。基于热压缩实验对烧结态(TiBw+Y2O3)/Ti60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进行探究,并通过建立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以确定最佳热加工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不同状态的(TiBw+Y2O3)/Ti60复合材料物相、微观组织及断口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烧结态和挤压态(TiBw+Y2O3)/Ti60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评估,探究了(TiBw+Y2O3)/Ti60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关系,揭示其强化机制。最后为进一步提高(TiBw+Y2O3)/Ti60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从增强体长径比角度出发,利用低温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对纳米级TiBw增强Ti60复合材料的制备进行了初步探究。基于球料比3:1,转速220rpm,时间6h的球磨工艺完成原始粉体材料分散。后续应用热压烧结技术(烧结参数1300℃,压力40MPa,保温保压90min)成功制备了3vol.%TiB/Ti60、(3vol.%TiBw+0.15wt.%Y)/Ti60、(3vol.%TiBw+0.30wt.%Y)/Ti60和(3vol.%TiBw+0.45wt.%Y)/Ti60复合材料。(TiBw+Y2O3)/Ti60复合材料中原位生成的微米级晶须状TiB和纳米级至亚微米级等轴状Y2O3呈网状分布于原始Ti60合金球周围,限制了原始β晶粒的长大及α片层的粗化。随着Y含量的增加,局部区域Y2O3呈现短棒状,α片层组织明显细化。α/β相界面处存在少量200nm以下的(Ti,Zr)6Si3析出相。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3vol.%TiB/Ti60、(3vol.%TiBw+0.15wt.%Y)/Ti60、(3vol.%TiBw+0.30wt.%Y)/Ti60和(3vol.%TiBw+0.45wt.%Y)/Ti60复合材料强度较Ti60合金分别提升了6.42%、7.52%、10.73%和17.05%。其中,TMC0.45复合材料具有最优室温抗拉强度1169MPa,且延伸率为5.61%。基于950℃~1100℃、0.01~1s-1热压缩实验,探究了(TiBw+Y2O3)/Ti60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基于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建立了(TiBw+Y2O3)/Ti60复合材料本构方程,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建立(TiBw+Y2O3)/Ti60复合材料在0.2~0.5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表明(TiBw+Y2O3)/Ti60复合材料变形温度在1000℃以上,应变速率为0.01~1s-1为适宜的热加工变形区间。此外,压缩态组织分析表明双相区(TiBw+Y2O3)/Ti60复合材料的变形机制主要以α相的球化为主,而单相区(TiBw+Y2O3)/Ti60复合材料的变形机制主要以β相的动态再结晶为主。应用1200℃、挤压比16:1的热挤压工艺获得挤压态(TiBw+Y2O3)/Ti60复合材料。挤压态(TiBw+Y2O3)/Ti60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网篮组织,其α片层较烧结态明显细化。增强相沿挤压方向定向排列,分布更加均匀。挤压后α/β相界处仍存在纳米级(Ti,Zr)6Si3相。挤压后(TiBw+Y2O3)/Ti60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一步提升。其中挤压态(3vol.%TiBw+0.45wt.%Y2O3)/Ti60复合材料室温抗拉强度为1261MPa,延伸率为10.35%,700℃时(3vol.%TiBw+0.45wt.%Y)/Ti60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518MPa。利用SPS烧结技术结合挤压工艺成功制备2vol.%TiBnw/Ti60复合材料。其组织较热压烧结制备材料进一步细化,TiB晶须长径比提高,尺寸为纳米级。挤压后2vol.%TiBnw/Ti60复合材料室温抗拉强度可达1217MPa,延伸率为4.32%,700℃下抗拉强度仍能保持476MPa。室温及高温性能均优于热压烧结制备的3vol.%TiB/Ti60复合材料。
其他文献
Heusler合金是德国科学家Heusler于1903年发现的一种高度有序的金属间化合物。根据化学组成,Heusler合金可以分为全Heusler合金、半Heusler合金与四元Heusler合金。Heusler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质,如电学性质、磁学性质、热电性质和高温下保持铁磁性,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自旋电子器件。然而,Heusler合金的组元和结构繁多。传统的实验设计方法效率低,难以高效而准确地预
学位
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的企业合规改革催生了合规行刑衔接制度。在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案件作出合规不起诉等处理决定后,检察机关通过推动合规整改认同、提出行政处罚检察意见、制发行业合规检察建议等方式激励行政机关开展行政合规监管。这种“检察委托式”行刑衔接面临着行政检察监督缺乏刚性效能等激励性不足的困境。未来,应当确立“行检协同式”个人信息合规行刑衔接模式,以个人信息合规刑行一体化建设为指引,明确行政机关
期刊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双极板严苛的工作环境使得金属双极板极易发生腐蚀失效而应用受限。面对这一情况,本文旨在AA2024铝合金表面用化学镀的方法构建Ni-P-Ti C涂层,用化学镀加电沉积的方法构建Ni-P/Cr-C涂层,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的调节来让双极板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能与导电性能。Ni-P-Ti C涂层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Ni-P-Ti C涂层表面是由Ni-P球型颗粒以及Ti C纳米颗粒构成。涂层
学位
本文为了提高增强相网状结构的TiBw/Ti复合材料整体增强相TiBw含量,进一步得到具有更高弹性模量、更高强度的钛基复合材料,设计不同制备工艺参数和网状结构参数来得到网状界面面积更大的钛基复合材料。以不同尺寸Ti粉、B粉为原材料,经球磨混粉、真空热压烧结工艺,采用不同制备参数制得一系列增强相网状结构的TiBw/Ti复合材料。通过对不同制备参数制得的TiBw/Ti复合材料、室温断口形貌等进行XRD、
学位
相比于传统的硅基陶瓷,四元系SiBCN陶瓷具有更优异的高温组织稳定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在航空航天、国防、冶金、石化、核能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的SiBCN陶瓷粉体(MA-SiBCN)烧结活性较低,加入传统氧化物等烧结助剂会降低其氧化性能且助烧结效果有限。因此本课题以SiCN/SiBCN复相陶瓷为研究对象,研究裂解工艺和烧结温度对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及力学
学位
高熵合金因具有高强塑性、超高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优异的抗磨损性能和高温稳定性以及优良的抗蠕变性能,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以Nb、W、Mo、Hf、Ta、Ti和Zr等难熔元素组成的难熔高熵合金(如NbMo Ta W、AlHf NbTi Zr、Hf Mo Ta Ti Zr和AlMo0.5NbTa0.5Ti Zr等),具有高熔点和优异高温性能,在耐高温结构材料方向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于其它难熔高熵
学位
SiC-BN复相陶瓷结合了SiC和BN二者的优点,在保持一定强度的同时,又具有优异的抗热震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同时SiC-BN复相陶瓷还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陶瓷结构材料。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的SiC-BN复相陶瓷有着精细的微观结构和不错的力学性能,但SiC-BN复相陶瓷的脆性使得其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本文以短切碳纤维为增韧体,引入聚硼硅氮烷先驱体转换Si
学位
本文基于固相合成法,以Li2CO3、NiO、MnO2和Co3O4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单颗粒Li Ni0.8Co0.1Mn0.1O2(NCM811)正极材料,探究了不同合成工艺对材料结构、颗粒尺寸与电化学性能及其作用机制。利用热处理工艺,进一步对单颗粒形貌与表面结构进行调控,研究了热处理对材料形貌、表面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原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学位
Ni-Mn-Sn-X合金可在磁场作用下发生磁致结构相变而产生巨磁热效应,是一种优异的室温磁制冷材料之一。通过改变合金的成分配比、掺杂第四组元或者时效处理可以改变其马氏体相变行为、提高磁性能和磁热性能,增大制冷温度区间,从而改善和提高其磁制冷能力。本文设计并制备了Ni52-xMn40Sn8Cox(x=0,5)和Ni52-xMn40Sn8Fex(x=0,2,3,4)系列合金,并对Co/Fe元素掺杂前后
学位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当今社会汽车、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产品淘汰、损伤失效等,会产生大量废弃金属基复合材料,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安排。为响应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本课题探寻再生利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材料性能。本文采用谭鑫所提出的SiCp/Al复合材料车屑的再生利用方法。将复合材料车屑进行进一步球磨后再次进行自排气压力浸渗,制备得到以复合材料颗粒为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