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莎·卢森堡的民族思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03379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全球化越发展,民族主义之风越盛。尤其是今年3月14日发生在中国西藏拉萨的“打砸烧抢”事件将民族问题由幕后推向台前,研究民族问题与现实密切联系。差不多一个世纪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卓越的女革命家和女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著名的左派代表罗莎·卢森堡,根据所处的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在民族问题上形成的见解,是否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思想一脉相承?是否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民族现象的认识依然有启发?这是本文试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立足政治哲学这一维度,从卢森堡民族思想产生、形成的历史背景入手,标明正是依托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个时代大背景,她的民族思想烙有强烈的时代印迹,成为理解的第一个前提。其次,从对民族概念的政治学角度分析出发,阐述卢森堡民族思想的基本观点:民族平等原则;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手段;“保卫祖国”是扼杀民族自由的幌子;民族自治思想;实现社会主义才能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等等。最后,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着重考察卢森堡民族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考察卢森堡民族思想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和在当下对世界民族问题的思考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下半期,科学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在科学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它的负面效应也更突出并引发了全球问题,人类在胜利的面前又要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失
“左优红”是从[(山-欧)F1×山葡萄]F2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穗平均重144.8g、果粒重1.36g、可溶性固形物18.5% ̄24.4%、总酸1.191g ̄14.47g/L,出汁率66.4 ̄70.2%。可用于酿造干红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孜孜诉求的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众多思想家历经艰辛思考的主题。然而,只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人的全面发展”才获得了理论的科学性回答和实践的可行性实现
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是人类认知事物的根本属性之前提。信息以各种形式作为事物之根本,存在于环境的不同属性所展现的差异之中。通常认为信息是以
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工人阶层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命运随着共和国历史的变迁而变迁。新中国成立前,他们是受压迫最为深重的群体。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从深受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底层
胡居仁“在明代,与曹端、薛瑄俱号醇儒”,因为他对朱学的坚持、继承,而被世人称作“朱学之秀”。但是他并非一味地固守先儒的规矩,而是对义理分析更加精细,也更加注重躬亲实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其目的就是通过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将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之间的发展不足和发展劣势相互弥补、相互补充,将发展优势、发展动力相互结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