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陌生化手法在诗词翻译中的再现——以李清照词英译本为例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ularit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的概念后,已经被运用到诸多文学领域,包括文学创作、诗歌翻译等等。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陌生化手法使得陌生化再现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翻译家的关注。  李清照是宋朝最杰出的女词人,其作品以新奇和独创的特征著称,但是目前对其诗词翻译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文学赏析的阶段,而陌生化的出现为其诗词的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可惜的是,目前对其诗词翻译系统地从陌生化角度研究的文章不多。因此,将李清照的词及其译本专门从陌生化的角度探讨,目的是为了说明陌生化翻译这个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选取了许渊冲和茅于美的李清照诗词英译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探讨陌生化是如何通过陌生化手法再现的,以及如何欣赏原文本和译本中的陌生化。由于陌生化效果主要是由修辞手法的运用来实现的,因此修辞手法的运用是陌生化手法的主要手段。根据翻译实践的角度,本文主要从微观的层面上按语音,词汇和句式来说明翻译过程中陌生化再现的过程;根据翻译审美的角度,本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按照意美,音美,形美来解释陌生化手法的感知过程。  经过分析讨论发现,修辞手法的运用很好的帮助了诗人来展现陌生化以及译者实现陌生化的再现。当译者能使用和原文相同或相似的陌生化手法来展现原文的陌生化,那是最好不过的,但由于因为中英文语言的巨大差异,采用不同的陌生化手法来再现原文的陌生化作为一种补偿方式,也是可取的。当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说,本文只讨论了李清照的词,但由于该诗人本身文风就新奇别致,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展现陌生化,因此在译者翻译时也比较容易注意到其使用的陌生化手法,但不确定陌生化翻译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诗人的作品等等。  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李清照词英译本的陌生化形式及其在译文中再现的论文并不多见,希望籍此论文为诗歌翻译的批评研究抛砖引玉,以期更好的促进诗词翻译实践。
其他文献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对此也提出更高要求。为了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的要求,英语教师有必要提升自己的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作为教育最为基础且重要的一环,家庭教育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受生产方式、地理环境、
《林海雪原》是曲波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创作出来的一篇关于一支解放军小分队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剿匪故事的长篇小说。该书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2年沙博理(Sidney Shapi
卞之琳是作家,也是翻译家。卞之琳在文学翻译方面成就斐然,同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翻译副文本。卞之琳的翻译副文本数量比较多,适合进行研究。这些副文本内容能给文学翻译研究展开全新的一面。翻译副文本长时间被认为是一种翻译手段或者翻译策略,但是翻译副文本中包含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细节,属于研究译者和译本的一手资料。近来对翻译副文本的关注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卞之琳的翻译副文本研究仍是空白。卞之琳的翻译副文本研究一
学位
莫言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凭借着这种独具一格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不仅是莫言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中的大量专业词汇开始向普通词汇转化,词典作为人类语言的工具书,适当的收录一部分专业词汇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选取俄汉语中最具代表性的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