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意象的女性主义书写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quzo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文学进行研究的方法很多,既可以对文学本体进行审美的本质性研究,也可以将文学定位在一个关系坐标中进行考察。本文将都市和女性坐标交叉点上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新时期”作为研究的指定时期,用女性主义视角对这一时期女性文本中出现的都市意象进行阐释。1.研究目的女性主义理论伴随着女权运动出现,在诞生之初是非常激进的政治理论,女权主义者偏激地认为整个世界被男性中心话语充斥,女性在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女权主义诞生之初将整个男性世界视为对立面,试图颠覆男权话语,重新建构一个女性的世界。在实践当中,女权主义者认识到了自身理论缺陷,从两性敌对中走出来,寻求两性的不一致,并且认识到只有两性和谐发展,女性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女权主义理论和其它理论一样,都有失之偏颇和不完善之处,但是它始终在寻找更合理的理论视角。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它在不断寻求对文学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阐释方法。本文将对新时期女性都市文本中出现的都市意象进行女性主义的分析,深入到都市文本的肌理深处,从女性主义的视点建构和谐的都市意象体系。2.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女性都市文本进行审美研究,探究隐含在女性都市文本中的都市意象的深层意蕴。同时,结合现代性理论、城市社会学理论、文化地理学和意象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在多角度的理论视阈的观照下对都市意象进行研究。第一、为本文的研究设置特定的语境。“城市”和“都市”在人类都市化的进程中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市”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发展阶段上处于比“城市”更高级的阶段。由于对于都市理论和都市文学的研究者众多,他们对于“都市”和“城市”在概念上的区分并没有达成一致,在本文的研究语境中“都市”和“城市”通用。第二、将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有机统一在一起。立足民族的、本土现象的研究,借鉴城市文化理论,对都市意象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溯源,同时给予都市意象以女性主义的全新阐释。从而,探究都市意象作为都市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构成蕴含的文化意味及其在都市文化建构中的意义。第三、在研究的方法上,具有开放性的学术研究视野。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学、文化地理学、意象文化学、哲学、文艺学等综合运用,从而形成开放的、不拘一格的、独特的学术个性。3.成果和结论文本集中在新时期女性都市小说文本,对出现在其中的都市意象所包含的性别内涵进行理论上的追溯,女性文本中的都市意象主要包括都市生活意象和都市女性形象,对都市意象的剖析将在这两个方面展开,并且总括出新时期女性文本中出现的都市意象在都市化进程中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上的探寻,勾勒出女性都市意象体系中两性和谐的蓝图。第一部分为绪论,指出了本文论题提出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国际国内现状,在女性文学领域对女性意识、女性的发展、两性和谐的主题性研究成果众多,可是专门就都市意象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对都市意象在文学、文化的角度上展开历史的、纵向的、更有深度的研究是前沿的学术研究课题,本文就是要在这个维度展开对都市意象的探索。第二部分探讨都市意象中包含的性别内涵。探寻女性与城市的关系在文本中的演进过程,从女性的性别视野、性别理解、性别体验和性别表现几个角度追溯都市意象包含的性别意识,都市意象如何进行了女性的突围,都市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女性在都市的空间当中能够和男性站在同一地平线上,对自己在农业社会中拥有的传统身份进行挑战,用女性的视野重新审视男性,从而建构新的女性的审美世界。第三部分对在新时期女性文本中都市意象进行了文化学意义上的分析。首先进入人们视野的是都市整体斑驳复杂的意象述描,之后对在不同作家文本中出现的都市意象进行了深入文化肌理的剖析。在文本中出现的胡同、弄堂等都市意象是古老的文化象征,透过这些意象,女性表现的是和都市古老文明的同质同构;酒吧和舞厅的意象是和城市的女性消费一致的,而家、卧室和镜子是女性灵魂在现代城市荒漠的回归,代表了女性精神的终极指向。第四部分主要阐释女性形象与城市精神的同构。职场“女强人”张扬着女性个性,和城市中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的理论是一致的;新时期以来,城市的飞速发展,迅速的工业化进程让城市人在陌生的城市面前产生了极大的困惑,于是狂欢、癫狂和焦虑成了城市女性的精神主题,这样的精神指向在“新新人类”身上有明显体现;城市人在巨大的现代化压力面前体会到了虚无并希望在精神上回归,女性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亲情和爱情上,追寻母性是对城市文明史的反思,同性之爱是她们回归内心安逸的策略。第五部分对都市意象的女性主义书写进行审美价值上的深层探究,这将文学的研究最终归结到文化、审美的层面上来。本文将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的表征凸显出来,进而追寻表征之下蕴含的女性精神空间,从而对男性中心社会中的都市意象文化进行女性主义的解读,并按照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都市意象进行重构。结语部分回顾了都市意象的研究成果,并对以女性主义为基点的都市意象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展望都市意象性别建构的美好前景。对男权话语体系中的都市意象进行解构,并对都市意象进行女性主义的建构,文学上不同性别的解构与建构是社会历史上性别斗争的缩影,都市意象在两性不同的解读中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对都市意象进行女性主义的书写,终极目标是要建构双性和谐的都市文化体系。
其他文献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银行等金融机构掌握了大量的个人金融信息,这些信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而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这些金融机构往往怠于对个人金融信息保密,甚至利用这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措施,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就面临着老龄化问题,通过研究对比发达国家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内容,结合我国当前现状,从筹资渠道、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的普及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促进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之变得更加的便捷,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信息安全隐患,进而影响到了计算机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创新企业工会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工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己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其独特的职能定位和发展历程造就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目前,国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互文性理论作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文本理论,人们对它的研究一直局限于
席夫碱是一类重要的、结构上可设计调控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在催化、化学生物学及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多年来不断有结构新颖的席夫碱被开发。新型非对称手性席夫碱及其
接触网一般为露天供电装置且无备用冗余。为了减少因雷击而导致的接触网事故,通过计算雷电的临界距离,分析了不同距离时雷击对接触网产生的各种危害,提出了针对不同危害的计
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通讯的迅猛发展,加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为IT生产商向全球市场渗透提供了支持,越来越多的IT制造企业不断突破文化障碍打入全球市场,无论哪一个国家的
我国国债规模的扩大和国债的发展对于推动债券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利用大规模的国债投资,虽然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