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电影报道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电影报道属于文化报道的一种,但又独立于文化报道存在。它的报道对象是既具有艺术和文化属性的电影,同时还是包括电影消费和娱乐特征的娱乐圈。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政治和技术环境限制的原因,电影报道以报刊杂志报道为主力。新中国成立以后,电影报道也走过了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伴随着科技和媒体的不断完善,电影报道模式从最初的小广告形式到现在形成全媒体的狂轰滥炸,展现了电影报道量变和质变的一个过程。尤其是1999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报道》的播出,电影报道正式走入公共视野,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关注。本文首先从电影报道的定义来谈,指出了电影报道作为一个独特的新闻品种而存在的事实,确定了电影报道是对新近发生在电影业界的信息的报道,并从报道对象、传播媒体、报道样式、基本特性四个方面论述了电影报道的基本新闻要素。其次梳理了中国电影报道的历史演进过程,科学指出了中国电影报道从旧中国到新世纪的发展过程。对于电影报道的成就表现,本文一方面论证了电影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方式,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和成就;另一方面它承载的文化内涵对电影文化传播和电影产业助推的作用。最后主要论述了电影报道的不足和针对不足的创新性解决策略,同时列举了央视《中国电影报道》的个案,分析了电影报道的一个专业、权威的报道范例。本文试图从历史与发展、特征与功能、运用与创新几个层面对新中国电影报道做全面、系统、完整的研究。试图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分析新中国电影报道的成就、探讨新中国电影报道的特质,最后指出现在中国电影报道的不足和难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指导实践。
其他文献
在中国新闻史上,斯诺(Edgar Snow)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从1928年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开始,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多次报道中国人民和日本侵略者
当下主流价值观想要得到大规模的传播实践,大众媒介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在电视节目的形态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交叉性和兼容性的背景下,电视媒介与公益事业有机结合,从受众角度
古人说,文如其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文章不仅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学养,而且明显地表征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读一本好书,我们常常不仅为作者渊博的学识和优美的文笔所吸引,而且
纸媒的危机仍在加剧。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纸媒宣布停刊;另一方面,至今没有一家纸媒宣布转型成功。纸媒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阶段性障碍,如何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更多的国家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到全球的竞争中。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确立并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
近年来新媒体飞速发展带给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中国电视剧海外粉丝的观剧方式也由此发生改变。过去,海外观众主要通过国外主流电视台收看中国电视剧,现在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
随着人类信息化进程的加剧,今天的世界已经越来越像麦克卢汉所描述的“地球村”。国与国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但同时,相互之间的陌生、误解乃至敌对也一直存在,因此需要不断的理解与
某水库发电输水洞混凝土衬砌工程的发电洞为圆形有压隧洞,设计要求首先开挖石方至直径3800mm,然后衬砌40cm厚钢筋混凝土达直径3000mm,衬砌段长127.2m。其特 The power gener
李明安中国工程监理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项目管理研究生,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高级工程项目经理,现任京兴国际工程管理公 Li
本文对天津《大公报》报道中的河南媒介形象进行了研究。19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的炮火轰开中国国门,在此之后,近代末期的几十年中,封建势力苟延残喘,民主思想激荡。这一时期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