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描述称:“平遥古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然而,针对此表述中古城“文化”和“宗教”的研究依然存在缺失环节:学界对于历史上平遥古城居民进行信仰活动的建筑空间——信仰建筑的研究并不充分,其总体数量、历史沿革、布局形式、文化特征和现存状况等信息并不完整、清晰。同时,平遥古城目前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过度商业化、区域文脉散失等。
因此,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厘清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的历史和现存状况,为其保护工作提供完善的资料,并且探索一种以信仰建筑为载体的历史街区活化发展方式。为达到研究目的,论文以遗产资源梳理——遗产特征分析——活化策略制定——活化实例研究四个步骤展开:
第一步:明晰平遥古城信仰建筑资源的历史与现存情况。通过文献资料挖掘、外业现场调研、内业整理分析,统计并梳理了平遥古城的道教、佛教、儒家、民间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建筑空间的建设背景、遗存数量、历史沿革、位置分布、区域结构、形制功能和保存现状,形成了平遥古城信仰建筑分布图和明细表(第一、二章)。
第二步:分析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的形成原因和特征。在明晰了信仰建筑信息的基础上,从定量角度,运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信仰建筑相关指标间的关系,证明了古城信仰建筑空间的形成受历史、社会、文化和城市结构的综合影响;从定性角度,分析得出了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空间在宏观、中观、微观三种不同尺度视角下的文化特征(第二章)。信仰建筑遗产资源情况和特征的掌握,有利于把握古城中的区域文脉,制定更为契合的保护和活化发展策略。
第三步:制定平遥古城信仰建筑区域活化发展策略。为制定最为契合的策略,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的历史街区活化发展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历史街区活化发展的案例,提出了“古城中的街区”依托载体进行活化的一般性策略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平遥古城的现存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活化原则,拟定了平遥古城信仰建筑区域活化发展策略——街区尺度上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建筑层面进行物质更新和功能转化(第三、四章)。
第四步:活化发展实例研究。依据平遥的里坊制遗存、城市边界理论和信仰建筑辐射范围,对平遥古城活力欠缺的区域进行划分,选取了亲翰门关帝庙区域、冀氏宗祠区域、火神庙惠泽园区域三处代表性的街区进行活化发展实例研究。在详细分析每个区域历史文脉要素、现存问题和活化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活化原则和策略,设计了以信仰建筑为载体的街区活化发展方案(第五章)。
信仰建筑蕴含着地域传统文脉和独特的建筑文化,是今天带动区域活化发展的优良载体。本论文探索了一种信仰建筑区域与古城协同活化发展的新模式,成果为平遥古城规划建设、文物保护和城市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为国内外历史城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启示性的案例。
因此,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厘清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的历史和现存状况,为其保护工作提供完善的资料,并且探索一种以信仰建筑为载体的历史街区活化发展方式。为达到研究目的,论文以遗产资源梳理——遗产特征分析——活化策略制定——活化实例研究四个步骤展开:
第一步:明晰平遥古城信仰建筑资源的历史与现存情况。通过文献资料挖掘、外业现场调研、内业整理分析,统计并梳理了平遥古城的道教、佛教、儒家、民间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建筑空间的建设背景、遗存数量、历史沿革、位置分布、区域结构、形制功能和保存现状,形成了平遥古城信仰建筑分布图和明细表(第一、二章)。
第二步:分析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的形成原因和特征。在明晰了信仰建筑信息的基础上,从定量角度,运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信仰建筑相关指标间的关系,证明了古城信仰建筑空间的形成受历史、社会、文化和城市结构的综合影响;从定性角度,分析得出了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空间在宏观、中观、微观三种不同尺度视角下的文化特征(第二章)。信仰建筑遗产资源情况和特征的掌握,有利于把握古城中的区域文脉,制定更为契合的保护和活化发展策略。
第三步:制定平遥古城信仰建筑区域活化发展策略。为制定最为契合的策略,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的历史街区活化发展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历史街区活化发展的案例,提出了“古城中的街区”依托载体进行活化的一般性策略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平遥古城的现存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活化原则,拟定了平遥古城信仰建筑区域活化发展策略——街区尺度上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建筑层面进行物质更新和功能转化(第三、四章)。
第四步:活化发展实例研究。依据平遥的里坊制遗存、城市边界理论和信仰建筑辐射范围,对平遥古城活力欠缺的区域进行划分,选取了亲翰门关帝庙区域、冀氏宗祠区域、火神庙惠泽园区域三处代表性的街区进行活化发展实例研究。在详细分析每个区域历史文脉要素、现存问题和活化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活化原则和策略,设计了以信仰建筑为载体的街区活化发展方案(第五章)。
信仰建筑蕴含着地域传统文脉和独特的建筑文化,是今天带动区域活化发展的优良载体。本论文探索了一种信仰建筑区域与古城协同活化发展的新模式,成果为平遥古城规划建设、文物保护和城市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为国内外历史城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启示性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