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教育部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的推出,到2004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开展,再到2010年各个省区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关注新的课程理念、设计与方法,更关注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问题。“选择性”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同时也是重点与难点所在,因此高中美术课程选修实施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课程改革的效果。当前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变了以往“同一型”的课程结构,设立了五个内容系列、九个学习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发展的平台,是美术课程选择性与专项性的体现。然则,要使兴趣各异、资质不同的学生真正实现发展,学校的美术课程就必须是多样的、可选的,选课的流程就应当是清晰的、合理的,学生的选择也应是明确的、适合的。本论文旨在将理论提升到清晰的操作层面,提出完善美术课程模块选修效果的策略,致力于提高普通高中美术课程选修过程中学生的选课质量,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选修计划。全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明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模块选修的理论要义和概念界定;第三部分:对现今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施的现状抽样调查、分析统计;第四部分:从改革观念认识、选课管理、选课指导、课程内容设置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效性的策略构想;第五部分: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选修实施的策略构想提供分阶段的实施方法;第六部分:提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模块选修实施的建议,为已经、正在、将要开设美术课程模块选修的学校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