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陶渊明诗词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o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翻译活动来说,译者是最具主动性的因素,即翻译活动的主体。然而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翻译研究领域展开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才被重新认识。从此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关键议题之一。接受美学理论(又称接受理论)由两位主要代表人姚斯和伊瑟尔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德国。以接受美学角度出发看,文学文本其实是充满未定点以及空白的图式结构。而文本的意义来自于读者带着期待视野对图式结构的具体化活动。接受美学不同于当时其他理论的是它高度肯定了读者(接受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能动作用,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之根,具有极高的思想与审美价值。陶渊明诗词为中国诗歌文化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直接影响了随后的中国诗词,并博得当今众多学者竞相赏读和翻译。本文选用杰出翻译家兼学者汪榕培和方重教授的陶渊明译本为语料,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对译者主体性在陶诗英译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剖析。本文首先在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两个角色,即源文接受者和译文创造者进行分析,同时详尽阐述了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其次,本文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两个角色出发,从接受美学视角对汪榕培与方重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经对比分析后,本文认为在不同动机的影响下,源文接受过程和译文创造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分别具有文本选择的目的性,文本诠释的灵活性,译者创造的目的性,风格化及局限性。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翻译已不再是真空进行的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翻译的“文化转向”从忠于原文转向译文的社会功能。而后殖民主义的翻译研究使译者从“隐身
目前,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类与政治类文章中,很少有人探究科技类文章翻译中的显化特征,显化假设在科技类文章中是否存在还未得到全面系统的证实。近年来,随着我国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带来了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潮流,以韦努蒂为代表的以化学学派极其推崇的异化策略受到推崇,在翻译界也引起了“尚异化、反同化”的呼声。由于国内重笔译、轻口
Mobile Linux,如果不是在等待消亡,那么就是只有在中国寻找它的救世主.现今在中国,相比于Symbian和windows Mobile,Mobile Linux正在逐渐失去市场份额.2007年,凭借Nokia和Son
期刊
音义学旨在于研究语音与语义的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历史较短,但其中的语音-语义关系讨论却始于数千年前的柏拉图时代。与传统语言学不同的是,音义学认为语音和语义之间是
翻译是人类最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但它并不只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因为语言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制约。自一九九零年由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嘞弗尔合编的《翻
编者按:近年来,工业、通信、医疗电子、消费电子、汽车、测试测量市场的发展,为放大器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据Databeans预测,2005年至2013年,放大器市场的复合年均增
天际就是那样的神奇,神奇得让人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色是梦中的幻觉,还是现实中的美丽风景,这飘落在尘世的月亮就是寻梦的开始。在中国东北大地上有一道雄浑壮美的绿色脊梁,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