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急性毒性研究

来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x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MBT)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由于该药物对许多水产病原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在水产养殖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其毒理学方面欠缺数据,它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本文首次以斑鳢为研究对象,用不同剂量的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探索其安全使用剂量。通过测定血清离子含量、酶活力,检测鳃、肝、脾、头肾的抗氧化指标,观察鳃、肝、脾、头肾和心脏的组织病理变化,来评价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毒性作用,初步探明中毒机制,为亚甲基双硫氰酸酯的推广使用以及斑鳢的健康养殖提供基础生物学依据。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的急性毒性研究采用96 h半静水毒性试验法,测定不同时间MBT对斑鳢半致死剂量。用Bliss法求出各剂量与死亡率的回归方程,得出斑鳢的24、48、72、96h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755、1.613、1.483、1.432mg/kg,安全剂量为0.1432mg/kg,且MBT对斑鳢的毒性有时间和剂量累积效应。2.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根据预实验结果,把MBT分成0、0.300、0.400、0.600mg/L四个浓度,分别进行48和96h的急性胁迫实验,抽取各组试验鱼血液,测定血清钠(Na+)、钾(K+)、钙(Ca2+)、氯(C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lg 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MBT暴露48和96h,各试验组Na+、Cl-含量相对于对照组显著下降;Ca2+则两个时间点含量显著升高。K+在48h显著下降,在96h显著上升。48和96h总蛋白、白蛋白、ALT、AST含量两个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升高,lg M含量则都降低。上述指标表明,斑鳢的离子调节功能失常,渗透压系统失调,鳃、肝脏受损。3.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MBT暴露的48、96h,取全部组别鳃、肝脏、脾脏、头肾组织进行匀浆,再测定各种组织的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MBT浓度增加,鳃、肝、脾、头肾丙二醛(MDA)不断增加,有一定浓度-累加效应,表明以上组织均受到氧化损伤;脾和头肾MDA有时间-累加效应。鳃96h MDA含量相对48h有所下降,SOD显著增加,氧化损伤降低。48h时,0.300mg/L浓度组肝、头肾可以显著提高SOD活力清除MDA,减少氧化损伤。96h时,0.3000和0.400mg/L组肝GSH含量显著增加,减少MDA含量,降低肝毒性。在0.400和0.600mg/L组脾和头肾的GSH含量和SOD活力均显著增加,仍不能清除大量的MDA,机体均出现氧化损伤,超过自身调控能力。4.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对斑鳢相关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在各个浓度和时间点采集鳃、肝、脾、头肾、心脏组织制成石腊切片,采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鳃小片之间相互融合、弯曲、断裂,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损伤程度随时间延长及MBT浓度加大而增加。肝细胞肿大,细胞脂肪变性,胞质空泡化,肝窦扩张淤血,易诱发炎症,肝组织具备一定解毒能力,低浓度的MBT对斑鳢肝脏损伤没有显示出时间累积效应。脾脏红细胞膨大、破裂,血细胞核浓缩、溶解,染色体断裂,脾组织淤血,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对MBT带来的损伤有一定时间-累加效应。头肾淋巴细胞结构模糊,部分细胞空泡化,红细胞破裂,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增多、体积增大,对MBT毒性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累加效应。心脏心肌细胞水肿、发炎,胞质空泡化,心肌间距增大,心外膜有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出现溶解、坏死,心脏损伤较大。
其他文献
传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通常采用单体式开发框架,存在模块之间的耦合度非常强、系统维护性差、扩展性差、开发周期长、部署困难、对新的技术不能敏捷利用等等问题。本论文采用全新的微服务开发架构,以台球训练系统为例,对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重新开发,旨在提高系统的敏捷度、适应性和高扩展性。首先,深入分析了微服务架构的各个组件。其次,在选择Nacos作为系统服务注册与发现方案和系统配置方案,Spring Clo
从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创立者麦肯锡提出“大数据时代”一词,到如今“5G”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数据分析素养俨然已经成为推动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素养。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目前高中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的现状,探究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高中生数据分析素养。本研究整体分为7个章节,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收集“素养”、“数据分析素养”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三个版本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有关的文献
近年来,数学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数学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此类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上对数学文化渗透数学教学的意义论述,缺少数学文化教育实施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流程的系统研究,大部分一线教师对数学文化教学感到力不从心。再者,教学模式研究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有实践意义。而文化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文化心理或行为的学科,它能为我们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来研究以文化物为中介的数学文化与学生心理相互建构,帮助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都把问题提出写入课程总目标,但是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没有足够的问题提出任务以实现课程标准中设定的改革目标,在一线课堂实践中,问题提出活动较为缺乏。如何将问题提出落实于数学教材和实际教学中,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研究表明,数学文化与问题提出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数学文化课堂是以“问题”贯穿始终的。本研究通过文本分析、文献分析
函数知识贯穿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与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密切相关。高中函数概念的高度抽象,使学生无法清晰地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作为概念教学的指导理论,APOS理论近年来在我国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开展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函数概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构建基于APOS理论的概念教学模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以上三个问题,本文首先采用文献
本文对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在七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国内对数学阅读的研究逐年递增,而对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应用研究也有十几年了,有意义接受学习在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尚待开发和实践。本文选取七年级上册为教学内容,以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为指导,撰写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释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设计的思路与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必须时刻进行学
以美洲大蠊(Periphaneta americana)为材料,测定分析了经过前处理(速冻、初干、粉碎、脱脂)后美洲大蠊虫粉的营养指标。同时,以脱脂美洲大蠊成虫粉为原料,探索了冷水浴超声水提法高效制备美洲大蠊水提取物的方法与工艺。在对美洲大蠊水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测定的基础上,试验更进一步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1.0 g/kg、1.5 g/kg、2.0 g/kg、2.5 g/kg)的美洲大蠊水提
初中数学知识包括公式、性质、定义和定理等,靠死记硬背是很容易忘记的,但大部分人认为记忆对学习数学知识影响不大。事实上,掌握科学的记忆法能够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虽然前人对记忆法的研究逐年增长,但大多集中在英语等文科上,忽略了记忆对数学的影响。对记忆法融入数学教学的研究中,大多是缺乏了理论指导或者详细的教学案例。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案例更具有可操作性。尝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记忆与迁移
数学文化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它是通过数学教育传播的,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教育价值在培养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不会再有怀疑。而数学文化主题式教学比数学文化渗透教学更能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体现数学教育的本质。数学素养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反过来说,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性正是表现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在小学阶段,更为核心的数学基本思想是抽象和推理,但目前存在的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我国淡水养殖产量最大的经济鱼类,在高温条件下极易患病。本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分析,从免疫应答早、中、后期研究高温影响草鱼免疫应答的关键基因,然后探索玉屏风多糖(YPF-P)合生元和当归多糖(ASP)合生元对热应激草鱼免疫性能的影响,为中药多糖合生元在草鱼替抗类添加剂的应用奠定研究基础。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热应激对草鱼免疫应答影响的转录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