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苏州农民聚居空间分异的“人的城镇化”评价及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zq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乡村社会经济转型与城镇化高速发展,根据农民拆迁安置政策、乡村区位、土地价值差异,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聚居空间显著分异为传统乡村、宅基地安置集居点、公寓房安置小区等类型;农民群体随之分化,均已不同程度开始“人的城镇化”进程,但发展质量总体不高、“人的城镇化”各维度间进展效率不佳、各空间类型间均衡性不强,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人的城镇化”虽是学术界研究热点,但宏观空间尺度成果较多,微观“点”上实证测度与评价、空间对“人的城镇化”影响机制研究成果较少,亟待开拓。因此,探究基于农民聚居空间分异的“人的城镇化”发展规律与影响机制,据此提出相关策略进一步提升不同类型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活品质,进而推动“人的城镇化”发展,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快速城镇化先发地区、城乡一体化国家级试点城市——苏州为研究区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文献、政策研究与实地调研,判别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聚居空间分异类型,从“社会-空间”视角解析传统乡村、宅基地安置集居点、公寓房安置小区的空间及农民生活特征。(2)构建微观层面农民“人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测评与比较样本范围内整体农民、不同类型空间农民群体、不同类别农民个体“人的城镇化”程度,探究“人的城镇化”发展与分异规律。(3)研判不同类型空间与“人的城镇化”相互关系,运用回归模型、相关分析定量解析空间要素、个体要素与不同类型空间农民“人的城镇化”影响关系及作用机理。(4)构建农民聚居空间与“人的城镇化”影响机制的一般化理论模型,从空间优化、政策保障两个维度探讨不同类型空间农民“人的城镇化”提升策略。基于540份问卷分析、深度访谈与实地勘察,研究发现:(1)在农民聚居空间和社会生活特征上,传统乡村、宅基地安置集居点、公寓房安置小区空间呈现出“乡村—类乡村—类城市”的“空间城镇化建设”连续性特征图谱,其居住农民呈现出“农民—半乡半城—类市民”的“人的城镇化”连续性特征图谱,“空间”与“人”的城市性逐渐增强,乡村性逐步减弱。(2)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发现“人的城镇化”发展规律。从整体样本看,苏州农民处于“半”城镇化状态,“人的城镇化”不同维度间进展不平衡;从不同类型空间看,“人的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存在地域空间分异,呈现农民群体差别;从不同类别农民个体看,“人的城镇化”呈现受教育程度、就业、年龄等个体差异。这些都为进一步提出“人的城镇化”提升策略奠定研究基础。(3)在空间与“人的城镇化”相互关系上,两者发展不均衡。传统乡村呈现就地、主动、缓和性“人的城镇化”,宅基地安置集居点呈现就近在乡、半被动、渐进性“人的城镇化”,公寓房安置小区呈现就近在城、被动、突变性“人的城镇化”。传统乡村、宅基地安置集居点“人”的“实质性城镇化”发展速度不低于甚至高于“空间”层面“形式性城镇化”。公寓房安置小区“空间”层面的“形式性城镇化”发展远快于“人”的“实质性城镇化”。(4)进一步通过回归模型等定量方法,发现空间与“人的城镇化”影响机制。空间区位、配套设施、景观环境等是影响传统乡村农民、集居点农民、安置小区农民“人的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要素,进一步优化农民居住空间是提升农民“人的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政策作用下,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方式是影响“人的城镇化”进展的主要个体要素,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就业扶持等相关政策,提高农民个体素质和生活水平,也是促进农民“人的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5)在此基础上结构化,构建基于农民聚居空间分异的“人的城镇化”影响机制一般化理论模型,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一从“空间”层面提出不同类型聚居空间的硬环境优化建议,二从“社会”层面提出提升农民个体要素的政策保障改善策略,软硬结合共同促进农民“人”的城镇化。
其他文献
从全球范围来看,建筑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已分别占其总能耗的40%和36%,且日益成为目前节能减排领域重点关注的热点,其中外墙传热所带来的热量损失高达30%。究其原因,一方面因
近年来国家对燃煤锅炉烟气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传统的烟气净化设备已接近技术瓶颈,要想达到烟气排放标准,依照传统技术只能是净化设备的叠加使用,所能达到的效果有限。而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短缺问题接踵而至,人们迫切寻求一种既能节省能源又能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与传统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技术相比,光催化技
作为一种广为熟知的固态激光基质材料,钇铝石榴石(Y3Al5O12,Yttrium Aluminum Garnet,YAG)已被研究多年。此外,由于熔点高、硬度高、蠕变速率低、氧渗透率低、化学稳定性和相稳
本文以上海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农民工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模式为例,尝试构建基于协同取向的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对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以及实现农民工公共服务有效供
我国侏罗纪煤田分布范围较广、储量大、开采难度小、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然而该时代的煤层顶板多为弱胶结地层,其具有成岩时间短、强度低、弱胶结,遇水易软化崩解等特点,在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独特的理化性质,以及其在生物医学、电子和机械等领域良好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对纳米材料开发应用的关注。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能够在人
幸福是什么?对幸福的追问和探究是伦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伦理学家就热衷于探究幸福的动力源泉和终极目标。近代英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约瑟夫·巴特勒从自爱出发,将其作为一种行为动机,对自爱与幸福的内在联系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以寻求人类通往幸福的路径。理性是自爱的重要要素。与巴特勒同时期的英国伦理学家,在谈及自爱时往往忽略了理性的因素。深受启蒙时期对理性推崇的影响,巴特勒将理性纳入到自爱的范
地热能开发等深部地下工程的设计、开挖和维护比常规岩石工程要困难和复杂得多,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深部岩层的高温环境,这将显著改变储层岩石(围岩体)的结构和性质。因此,详
随着汽车不断向轻量化和大功率方向发展,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对扭转振动进行有效控制成为工业界和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