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伪麻黄碱在D-半乳糖胺加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o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L-(+)-伪麻黄碱在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肝衰竭中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方法:(1)实验研究。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实验取50只Wistar大鼠,造模以D-GalN400mg/kg+LPS40μg/kg进行腹腔注射,治疗以L-(+)-伪麻黄碱等比(1mg/0.2kg,2mg/0.2kg,4mg/0.2kg,即1:2:4)腹腔注射,分别在0h、4h给药,空白组造模、治疗及模型组治疗均给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重点观察4h、12h、24h的血清ALT、TBIL、NO的变化和24h的肝组织MDA、病理变化。第二批实验取52只Wistar大鼠,造模方法同第一次,治疗以最大剂量(4mg/0.2kg)腹腔注射。重点观察12小时的肝功能变化(ALT、TBIL),以及取4h、12h的肝组织,抽取RNA,反转录实时定量扩增检测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2)理论研究。理论分析麻黄及其生物碱与黄疸、急性肝损伤相关文献。   结果:   (1)造模4h后,模型组肝功能ALT出现有意义的变化,12h ALT急剧上升,24h呈缓慢上升的态势。而治疗组4h ALT无明显变化,12h、24h均较模型组有较明显的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2)造模4h后,各组TBIL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模型组在12h出现有意义的升高,24h急剧上升。而治疗组在12h、24h均较模型组有较明显的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3)ALT与TBIL在12h表现出明显的酶疸分离现象,ALT、TBIL的高低与死亡率直接关联。   (4)肝组织MDA,血清NO在12h出现有意义的升高。24h肝组织MDA仍维持在高水平,而血清NO在24h各组均无明显差异。   (5)模型组在4h相关炎性基因表达活跃,TNF-α、IL-1β、iNOS、COX-2均呈活跃状态,12h已增衰减状态,但仍比空白组要高,TNF-α、iNOS衰减的幅度最大。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相关炎性基因的表达呈抑制状态,其中,TNF-α、IL-1β在4h抑制明显,而iNOS、COX-2在12h抑制明显。抗炎的IL-10在4h治疗组比模型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在12h比模型组降低。   (6)L-(+)-伪麻黄碱能明显降低炎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减轻炎性反应,造模后需要较早地用药,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结论:   (1)L-(+)-伪麻黄碱对脂多糖诱导的D-半乳糖胺敏感的大鼠急性肝衰竭有保护作用。   (2)其保护作用与L-(+)-伪麻黄碱抗炎药理作用有关。   (3)自秦汉以来,历代均有麻黄治疗黄疸,及其适应证和禁忌症的记载是有根据的。   (4)从循证医学角度看,国外若干麻黄及其生物碱导致急性肝损伤的一些报道证据不充分,不足凭证。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失的反思,人们认识到,“
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要做到:关注多元反应,鼓励阅读见解;呼唤情感投入,引导阅读体验;拓展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一样,只有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深入地钻研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恰当地确定要求,灵活地选择教法,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使全班学生达到教学要求,从而园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上课做准备就是备课,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和体会,谈点三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钻研教材  1、钻研教材要掌握重难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
期刊
期刊
菱形掏槽孔的深度和装药长度是最重要的爆破参数,这些参数大体上决定了凿岩爆破效果和掘进的技术经济指标。为确定装药长度,提出了掏槽孔破岩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的基础是
摘 要:新课程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语文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所谓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
我校地处常州西南农村,虽然乡镇经济比较发达,但学生家长在文化投资上的比例很不均等。同时由于自身素质的欠缺,家长很少关注孩子成长的精神需求。因此低年级学生目前阅读的状况并不乐观。笔者对本校低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现象:在看电视、玩游戏与看书的选择上,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前者。而在学生最爱读的课外读物中,排名前两位的竟然是长篇漫画和幽默故事。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良机,不失时机地创设情景,启迪诱导,以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在“动中写”;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勤于观察,加强训练,潜移默化地提高作文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思维 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因其教育性质的独特性更是承担起重建人文精神的重担,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有条理的构架,甚至在人文精神的概念理解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泛泛而谈,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到底什么才是人文精神这一问题岌待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进行了客观的评述与深入的研究。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又如何?于漪老师
期刊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