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创新作文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85858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良机,不失时机地创设情景,启迪诱导,以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在“动中写”;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勤于观察,加强训练,潜移默化地提高作文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思维 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的阳光,才能使作文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素质的活动。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做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努力实现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而作文教学是动态教学,没有固定的程式,语言教师要相机而教,随学生兴趣的变化而迁移。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良机,不失时机地创设情景,启迪诱导,以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在“动中写”,潜移默化地提高写作能力。在多年的语言教学实践中,我从细节着眼,及时把握教学诸环节中潜在的创新写作因子,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括起来大致有几种做法:
  一、从仿写开始,循序提高。
  语文课文有许多名家大作,语言优美。读这些文章,心理上自然会产生一种模仿的冲动。在学会欣赏这些优美句段的同时,老师要给学生以启迪,点燃他们心中创作的激情。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同学们读到“雪地捕鸟”一节感悟到鲁迅细腻精当的描绘,他通过“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等一系列动词,把儿时雪地捕鸟的情形生动地展现地读者面前。其实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许多趣事。老师应积极引导,唤起大家美好的记忆,让他们模仿着写出来。实践证明:仿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仿写,学生可以把对名作佳句的欣赏内化为自己实在的素养,日积月累,写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二、根据课文补写情节多练笔。
  课文有许多地方,留有思维的空白,自然会引起读者浮想联翩,大脑会出现“以后怎么样?”的疑问,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是创新写作的契机。教师若能及时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补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讲《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读过课文之后,同学们不但被文中荒唐离奇的故事所吸引,而且课文含蓄的结尾争给大家无限的联想。游行大典结束之后会怎么样呢?我让同学胶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他们兴趣盎然,动笔写起来,结果全班写出了十几种不同的结果。有的说皇帝变好了,痛改前非,小孩子当了宰相,骗子被处死;有的说皇帝变得更坏了,骗子当了宰相,小孩子以“说真话罪”判了刑。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再如,在学习孙梨的小说《芦花荡》时,故事的结尾写老头子痛击鬼子时,小姑娘躲藏在芦苇间亲眼目睹了这一激烈的场面,此时她是如何想的?我引导同学们补写她的心里活动。续写、补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发散性思维,大胆的创新,从而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三、联系生活感受抒写感悟。
  课本所选课文或名家大作,理趣质美,或时代美文,清新隽永,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启迪。读课文往往会被其中的情绪所感染,心潮起伏,这是引导写作的良机。教师要利用这一点,多让学生动笔写出自己的感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学生应把课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写出自己深刻的认识。不过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多角度地引导大家,避免千遍一律,方能有满意的收效。例如学习《海燕》一课。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在生活中,我要做一只勇敢的海燕”为开头去写;学习《再决生命》之后,则可以引导学生给海伦·凯勒写封信,直抒腹臆;读了《斑羚飞渡》一课后又可让学生给环保组织提几点建议,既增强了环保意识,又起到练笔的作用。
  四、创新形式编写解说词。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学外出参观博物馆,都会被导游滔滔不绝、生动精妙的解说所折服。而有些课文描绘大自然美好的景色或介绍历史文化景观。教师利用同学们想当小导游的心理,让他们写解说词。由于融入生活,自然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例如,我讲《醉翁亭记》时,就让学生在自读翻译之后,分小组编写解说词。大家议论纷纷,设计出介绍方案,然后再由一个同学执笔写,由全面概括介绍,再分“四时美景”、“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等场面进行介绍。同学们争先恐后登台解说,既化单调的翻译为生动的讲解,又在欢快的气氛中练了口语,提高了写作能力,真可谓“一石三鸟”之效。另外在学习《山市》、《故宫博物院》、《满井游记》等课文时,我都采用此法,效果颇佳。
  五、挖掘课本资源编创剧本。
  教材所选许多课文,故事性强,人物个性鲜明。在同学们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不妨适时引导大家创作、排演课堂剧。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发挥能动性进行创新,在轻松愉悦中提高写作能力。在讲《孙权劝学》时,学生自读通译课文后,我分析了孙权、吕蒙、鲁肃三人的人物形象,孙权善劝,吕蒙虚心听取规劝,发奋读书,鲁肃的敬才、爱才给人争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进一步分析三人之间微妙的关系。然后让大家编写课堂短剧,在课堂上演出。同学们都认真斟酌,根据人物身份、性格写出精当的台词,维妙维肖的表演让人仿佛回到三国时代。又如《曹刿论战》、《公输》等历史典故,我都让学生自己编排课堂剧,许多同学反映说:“这种形式很有趣味,想写,也有啥写,作文长进很大!”
  六、常写新闻做个有心人。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坚持让学生写新闻,课前都有3--5分钟的校园新闻播报活动。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不能仅讲一两篇作文就想“一口吃个胖子。”而新闻天天有,只要做个有心人,用心观察,勤于动笔,就能写出好的新闻。我在课前开展这一个小小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平台。开始好多同学觉得没啥写,写得千篇一律,我就耐心指导大家如何发现新闻,如何以小见大,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慢慢地大家能发现新闻,写得越来越好。大家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就在这日积月累中,同学们越写越想写,从选材、立意、构思到语言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做个开发教学资源的有心人,不断探索,创造更多新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装搞好日常写作素材的点滴积累,天长日久,必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并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作用 激发配置有效开拓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教学。在中职学校中,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很少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
关于探究式教学,我们首先要明确:它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
期刊
W-4、WK-4型挖掘机铲斗前壁(材质为ZGMn13),在我矿挖掘、装载f=16~18铁矿石,平均寿命矿石为50万t、岩石为70万t。当完成矿岩总量70万t左右时,便开始产生如图1A所示磨漏现象,
内容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失的反思,人们认识到,“
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要做到:关注多元反应,鼓励阅读见解;呼唤情感投入,引导阅读体验;拓展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一样,只有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深入地钻研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恰当地确定要求,灵活地选择教法,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使全班学生达到教学要求,从而园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上课做准备就是备课,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和体会,谈点三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钻研教材  1、钻研教材要掌握重难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
期刊
期刊
菱形掏槽孔的深度和装药长度是最重要的爆破参数,这些参数大体上决定了凿岩爆破效果和掘进的技术经济指标。为确定装药长度,提出了掏槽孔破岩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的基础是
摘 要:新课程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语文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所谓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
我校地处常州西南农村,虽然乡镇经济比较发达,但学生家长在文化投资上的比例很不均等。同时由于自身素质的欠缺,家长很少关注孩子成长的精神需求。因此低年级学生目前阅读的状况并不乐观。笔者对本校低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现象:在看电视、玩游戏与看书的选择上,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前者。而在学生最爱读的课外读物中,排名前两位的竟然是长篇漫画和幽默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