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线阵列的宽带测向算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fox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阵列的宽带源信号测向算法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实现,对无线电频谱管理、航空航天和军事通信对抗等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宽带相位干涉仪和宽带空间谱估计是对宽带源信号进行测向的两类办法。宽带相位干涉仪具有精度高,实现简单等优点,应用较广,但其无法对频带上混叠的信号进行测向。空间谱估计技术则可以解决此问题,而且可以突破瑞利限的约束,具有高的空间信号分辨能力,另外,利用空间聚焦技术的宽带空间谱测向也具有较高的测向分辨率和较低的信噪比门限。 本文对宽带干涉仪和宽带空间谱测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宽带干涉仪,重点研究了其鉴相方法及解模糊方法;对宽带空间谱估计,针对其中的相干信号子空间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别对经典的聚焦类算法、频率不变波束空间宽带聚焦算法以及无需预估角度的聚焦算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针对二维圆阵干涉仪聚类解模糊运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方向矢量投影聚类的干涉仪解模糊算法,该方法不仅有效地减小了聚类所需的计算复杂度,而且也易于选择聚类门限。 2.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总结了已有的宽带空间谱测向算法的原理、性能、适应条件、主要优缺点等。重点讨论了DDV、RSS、SST、TCT和MTLS等几种经典的聚焦测向算法,对其原理做了总结,并对各种算法的性能做了系统的仿真实验分析。 3.分析和研究了经典的频率不变波束形成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最小二乘的频率不变波束形成新算法。该算法在对主瓣进行高精度拟合的同时,能有效抑制旁瓣,且有着相对简单的解析解。 4.分析和研究了现有的无需预估角度的宽带空间谱测向算法,提出了利用信号协方差矩阵所含有的信息进行自适应聚焦的思想,并结合SST和RSS算法给出了一种利用信号协方差矩阵列空间构造聚焦矩阵的新方法,该方法在适当条件下能有效实现对任意阵列无需预估角度的空间聚焦。
其他文献
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P2P协议,并针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目前,BT是最受欢迎的P2P应用之一。根据P2P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研究BT显得尤为重要。它的数据覆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因特网(Internet)为主的IP业务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着,数据业务已成为主导业务。Internet的传送内容,提供的服务也已经进入电话网的领域,传统的电信网
DVB-T2标准是新一代的数字地面电视广播传输标准,采用BCH码和LDPC码的差错控制的方式,从而提高了DVB-T2系统的可靠性。LDPC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纠错码,逼近误差控制的香农极限,特别
H.264/AVC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H.264/AVC的编码策略和提高编码效率的重要技术特性,然后着重分析
计算机电话集成CTI (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技术是新兴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通过使用最新的数字处理技术,CTI成为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十分活跃的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Codes, Low 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以其优良的性能成为Turbo码的有力竞争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将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通信系统中。Log-BP算法
企业传统会议在时间与地域上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决策的效率。电话会议系统解决了此问题,为企业带来了价值。CTI技术是在一个或多个终端上,用软件或硬件把计算机网络和电
网络电视(IPTV)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近年来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先进音视频编码标准(AVS)作为我国自主制定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标准,无疑前景最为看好。本文力图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互联网是由大量的不同的网络构成,这些不同的网络在信道带宽、通信协议、终端设备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为了适应不同网络传输
本文主要研究了第三代短波通信网络标准中的链路自动建xY_(ALE)协议的物理层技术。在深入分析ALE物理层协议之后,根据短波信道特点以及该协议的规定指标,提出了ALE协议物理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