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PH2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照射对其表达的影响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无论在世界还是在我国,发病率均居第三位,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结直肠癌包括多种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缺乏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虽然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但是结直肠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5年生存率仅14%左右。
  手术、放疗(Radiotherapy,RT)、化疗是结直肠癌的三种主要的治疗方式,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接受放射治疗。若患者确诊时肿瘤体积大、侵犯范围广、合并淋巴结转移、手术R0切除难度大,可以通过术前放疗减少肿瘤体积,降低TNM分期,提高结直肠癌的R0手术切除率及保肛率。术前放疗已成为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放疗可提高手术切缘阳性或者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局部控制率,降低远处转移率。对于无手术机会的晚期患者,姑息放疗可以减瘤减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外用于检测结直肠癌治疗前后的较为公认的血清学标志物是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19-9等,但是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2(Golgi Phosphoprotein 2,GOLPH2)是一种高尔基体糖蛋白,于2000年被首次报道。GOLPH2在多种上皮细胞中表达。但不同组织表达差异较大,如在胃、肠、肺、支气管、肾小管、前列腺和神经组织中表达相对较高,在心脏、肝脏等组织中表达相对较低。而在肿瘤和非肿瘤性肝脏病变中的GOLPH2上调,其他癌症中也报道了GOLPH2的表达增强,如前列腺癌、肾癌、胃癌、黑色素瘤、肺癌等。GOLPH2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在多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肝癌的诊断中GOLPH2具有与甲胎蛋白相当的准确性,并且还可作为前列腺癌的尿和组织的生物标志物。遗憾的是,目前还未发现在结直肠癌方面的报道。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GOLPH2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可作为胃癌的一项独立预后评估指标。但GOLPH2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较少,本实验拟通过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照射前后GOLPH2表达情况及结直肠癌细胞株的增殖及迁移的情况,探讨GOLPH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目的
  GOLPH2已证明是在肝癌、前列腺癌、肺癌等细胞和血清中异常表达并且增高的高尔基体蛋白,但是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中的功能的研究未有报道,本研究主要观察GOLPH2蛋白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的情况,同时对比检测分析照射前后GOLPH2蛋白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OLPH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GOLPH2在人正常结直肠细胞及人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运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GOLPH2在正常结直肠细胞及2种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了正常结直肠细胞及2种直肠癌细胞株中GOLPH2的表达。将正常结直肠细胞FHC及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分为3组:①FHC组;②SW480组;③HCT116组;各组细胞处理完成后,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状态。并且运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GOLPH2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结果表明,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的GOLPH2在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趋势比较一致。3株细胞中GOLPH2均有表达,在结肠癌原发癌建系的SW480、HCT116细胞株中为中表达较高,在正常结直肠细胞系FHC中较低表达,综上,GOLPH2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的结直肠细胞株。
  二、照射对结直肠癌细胞株GOLPH2表达影响与照射敏感性和预后关系
  分析照射前后GOLPH2蛋白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对照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SW480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分别给予0,2,4,6,8,10Gy照射剂量,并通过Westernblotting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鉴定GOLPH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中的表达情况;使用Transwell侵袭实验等方法分析不同干预方式对HCT116、SW480结直肠癌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
  结果:
  1、相对于正常结直肠细胞,结直肠癌细胞株中GOLPH2的表达明显上调
  Westernblotting和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结直肠细胞,GOLPH2中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明显上调。
  2、X射线照射的剂量在一定范围内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弱
  侵袭小室结果显示:不同剂量(0、2、4、6、8、10Gy)X射线对人结直肠癌细胞迁移有抑制作用,并且在8Gy、10Gy时对人结肠癌细胞的前迁移能力抑制最明显。
  3、X射线照射的剂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越弱
  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剂量X射线对细胞的抑制能力不同,剂量越高抑制能力越明显。
  4、X射线照射的剂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结直肠癌细胞的mRNA转录水平逐渐下降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人结肠癌细胞中GOLPH2的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同种细胞在不同剂量射线照射下细胞中GOLPH2的mRNA的转录水平不同,剂量越高,mRNA转录水平越低。
  5、X射线照射的剂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结直肠癌细胞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
  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中GOLP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同种细胞在不同剂量射线照射下蛋白表达不同,高剂量射线可降低蛋白的表达。
  结论:
  1、相对于正常结直肠细胞株,GOLPH2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表达明显上调。
  2、X射线对人结直肠癌SW480和HCT116细胞株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
  3、X射线可以降低人结直肠癌细胞株中GOLPH2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心力衰竭和卒中风险,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研究表明,房颤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加快了心肌细胞凋亡及纤维化,促进结构重构;临床应用黄杨宁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但其改变电重构,抑制房颤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黄杨宁通过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心房肌细胞内向整流钾通道、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影响治疗心房颤动发生的机制
学位
前列腺癌在我国男性人群发病率逐年上升,威胁男性健康。病理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有创方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特异度低。因此有必要寻找新型无创或微创的检测手段、标志物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外泌体是液体活检领域的新星,反映来源细胞的病理生理状态,有极大的潜力作为疾病诊断的新的标志物。有研究证实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胃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小鼠髓系未成熟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初步探讨肿瘤细胞外泌体诱导免疫抑制的机制。  方法:  1.GES-1细胞株和SGC-7901细胞株,经含10%胎牛血清培养液常规培养后更换不含血清的RPMI-1640基础培养液继续培养48-72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  2.细胞培养上清经超滤浓缩后,采用超速离心法,在不同离心力和离心时间条件下提取GES-1细胞
学位
期刊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丸对脑动脉硬化大鼠模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调控作用。  方法:通过左侧肾主动脉狭窄手术制成高血压大鼠模型,再联合高脂乳剂喂养的方法制作高血压高血脂的脑动脉硬化大鼠模型。取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大黄蛰虫丸(高、中、低)组、叶酸组、模型组及正常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大黄蛰虫丸组、叶酸组及模型组均手术造模,造模前后测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致;临床上常用的糖尿病分型可分四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多见,占90%-95%。2型糖尿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是多种基因和多个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性复杂病。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推进的城市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目前糖尿病的
学位
目的自主呼吸胸科麻醉是指麻醉期间保留患者自主呼吸,实施静脉麻醉复合区域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手术期间术侧胸腔与大气相通,医源性气胸导致术侧肺萎陷从而产生合适的手术空间,健侧肺保留自主呼吸维持气体交换。在该种麻醉方式中,由于分钟通气量减少存在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情况,此时可能影响患者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状态。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脑氧饱和度监测能无创、敏感、实时、持续地监测局部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