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干眼模型的建立及FK506治疗干眼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建立兔干眼模型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兔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建立干眼模型的特点和眼表病理损害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实验组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其中低剂量组(L,1.0mg/次)、高剂量组(H, 2.0mg/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时间点为每天8点11点、14点和18点,连续30天。用药后0、7,14,21,30d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印迹细胞检查。第30d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动物,取角膜、结膜及泪腺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FAS,BCL-2及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酚红棉线法测得高剂量(H)组造模前泪液分泌量为16.25±2.299mm,第21d时下降为6.75±1.982mm,对照组为16.50±2.61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低剂量组(L)为15.00±2.390mm,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H组第3d出现BUT缩短,L组则第7d发生BUT的变化,此后BUT值均低于5s,对照组BUT大于20s。实验组均出现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H组出现时间早(3d),持续时间长。L组和H组PAS染色与对照组相比,杯状细胞形态紊乱、核淡染,部分核固缩,L组和H组之间无明显差异。HE染色显示H组泪腺周围见散在淋巴细胞和腺腔凋亡性改变,角膜上皮呈重度瘤样增生基质层变性伴水肿,结膜杯状细胞反应性增多,固有层见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增加。L组角膜浅层上皮轻度增生,细胞排列稍紊乱,结膜和泪腺组织病理改变轻微。电镜观察高剂量组泪腺腺管管腔壁绒毛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角膜表层微绒毛较对照组减少,上皮细胞空泡变,细胞核固缩,结膜表面微绒毛减少,上皮细胞呈坏死凋亡改变,低剂量未见明显显微改变。凋亡抑制因子BCL-2在高剂量模型组泪腺、角膜和结膜组织中极少表达,对照组各组织均呈高度阳性表达,两组差异显著p<0.001;促凋亡因子Fas在模型组泪腺组织中呈中度表达,在角膜和结膜组织中呈中高度表达。炎症转录因子NFκB在模型组兔眼泪腺腺泡细胞胞浆和胞核轻度表达,腺腔管壁细胞胞核和胞浆中重度表达,角膜组织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胞浆、胞核以及结膜上皮细胞中NFκB呈中度阳性表达,对照组各组织NFκB极少表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兔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4次/天,2.0mg/次,可有效维持药物外周浓度,抑制泪腺的分泌,引起角结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以及角结膜上皮和泪腺组织细胞凋亡因子和炎症因子阳性表达增加,成功建立以泪液缺乏为主,凋亡和炎症反应共同参与的干眼动物模型。第二部分FK506对氢溴酸东莨菪碱至兔干眼模型的疗效目的:观察FK506滴眼液干预兔干眼模型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即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采用上述方法每天8点11点、14点和18点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2.0mg/次,并从第四天开始左眼点0.05%FK506滴眼液,4次/天,右眼不做处理,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第0,3,7,14,21,35d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分别在第7,14,和35d采取空气栓塞法分别随即处死模型组5只兔子,取双眼角膜、结膜和泪腺组织,PCR定量分析IL-1β、TNF-α和MMP-9等炎性因子在各组织的表达。第35d采用印记细胞学方法取双眼角结膜上皮细胞行免疫组化检测NFκB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造模后3,7天实验兔双侧眼均角膜荧光素染色强阳性。第14d开始FK506治疗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未用药眼,至第35d,差异进一步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K506治疗组眼的角结膜上皮NFκB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眼,不同时间点治疗组结膜组织中IL-1β、TNF-α和MMP-9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天时双侧泪腺MMP-9水平造模后与对照组相比呈现增高,但用药干预眼与未治疗眼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FK506通过抑制炎症信号分子NFκB的激活,降低角膜,结膜组织中IL-1β、TNF-α和MMP-9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有效地抑制眼表免疫性炎症,进而减轻干眼对眼表组织的损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脊髓背角Caveolin-1-TLR4-NR2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大鼠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的形成与发展。  方法:  雄性SD大鼠(120-150g)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配合小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技能实用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输了送各种技能人才。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这就为班级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不仅担负着常规的教学工作,也担负着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肩负着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方向、实现人生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技术的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自2010年以来,笔者开始担任中职机电班
教学的中心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体现在课堂,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也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让教师的劳动更具意义。因此,如何让有限的一节课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就成为教师常常思考、自觉探索的问题。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谈谈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高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上课前的必备,优秀教师非常重视这一环节。高效化的教学设计涵盖的内容很多,大到课标在
音乐是基于一定音律和节拍的声音混合体,是人们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审美创造,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和人文性。很多教育专家认为:“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不难发现,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激活,讓情感态度真正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利于学生在教学中掌握运用。本文从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忽视情境教育问题,探析对新市民子女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教科书出现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证明,许多概念的形成过程均为水到渠成、合情合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顺应数学的发展,追求课堂教学的“自然且合理”。  范题解读  师:在初中我们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它是怎样定义的?  生1: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定义
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处于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大汇合、大变革的交错点。新式学堂产生以前,教学主要是在各类官学、私塾和书院里进行。在广大民间私塾,课程内容主要是初等程度的读书和识字,教材主要是“三百千”;而在官学和书院里,所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讲究的是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  不断涌现的教育期刊  新式学堂产生以后,特别是清末推行新政后,普通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班级授课制建立起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2014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关于古诗文鉴赏评价也要求: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所描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