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的阻塞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种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其最严重的不良后果。在心肌梗死期间,在梗死区域与非梗死区域除坏死外,还会出现大量的细胞凋亡,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因此抑制梗死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对心脏功能的改善至关重要。凋亡被认为是各种生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凋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的阻塞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种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其最严重的不良后果。在心肌梗死期间,在梗死区域与非梗死区域除坏死外,还会出现大量的细胞凋亡,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因此抑制梗死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对心脏功能的改善至关重要。凋亡被认为是各种生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凋亡可以维持体内细胞数量的平衡,并参与人体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不适当的凋亡是人类许多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的研究说明凋亡在心肌梗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这些作用受到了多种途径的调控。因此,可以通过抑制凋亡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途径或关键蛋白,从而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导致的心肌损伤产生积极意义。作为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现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如麻醉科及ICU等。现阶段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右美托咪定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反应、降低凋亡通路的激活等来保护多种器官免受损伤。已有的研究已经说明了右美托咪定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均显示出潜在的心脏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建立了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来探究右美托咪定是否可以起到心肌保护保护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实验方法:通过结扎小鼠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存活下来的小鼠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I)、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MI+DEX,5μg/kg/day),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MI+DEX,10μg/kg/day),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MI+DEX,20μg/kg/day)。假手术组的小鼠,使用带线缝合针穿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而不接扎,其余各组的小鼠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手术后,假手术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连续七天。腹腔给药的第三天内眦取血制备血清,测量CK-MB含量。七天的腹腔注射给药后,使用三溴乙醇麻醉小鼠,通过超声测量小鼠LVEF、LVFS、HR,颈动脉取血后,离心得到血清以测量血清中c Tn T、LDH的的含量与活性。最后取小鼠的心脏组织,冲洗心脏中血液,放入4%的甲醛中进行组织固定,经过脱水包埋等步骤,进行HE、天狼星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其余的心脏组织用于Western blot实验。使用化学发光法,心脏组织中的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cl-2,Bax,ROCK1,ROCK2蛋白可以在显影仪下观察到,并且通过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通过超声发现,右美托咪定减轻了心肌梗死小鼠的左心室功能障碍,提高了LVEF、LVFS,而对心率的影响较小。血清学检查发现,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小鼠血清中的c Tn T、CK-MB、LDH含量。HE、天狼星红染色显示,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可以明显观察到心肌损伤及心肌纤维化的程度降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说明,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小鼠心脏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ROCK1、ROCK2蛋白的表达,并且调高了抗凋亡蛋白Bcl-2的水平。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及改善心脏功能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起到心脏保护作用,并且这种对心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Rho 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背景:肾脏移植是治疗肾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主要的肾脏来源有公民逝世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和亲属活体捐献(relative living donation,RLD),其中DCD是目前肾脏来源的主流。随着肾移植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显著减少,而由于受体本身基础疾病多、供体源性感染、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
背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各种因素累及到脑内微小动静脉、毛细血管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被认为是导致认知下降、精神情绪异常、步态障碍等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CSVD多发于6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中青年人群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临床上95%的无症状CSVD患者的MRI影像提示存在脑白质病变(white mat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消化道肿瘤中比较常见。近年来,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几乎相同,这揭示了疾病的恶化进程十分迅速与治疗疗效的不满意。肝细胞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发现症状就已经处于癌症的晚期。目前普遍采用的HCC治疗方法有:肝脏手术切除术、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以及肝移植,这些方式对早期HCC患者有效,对晚期H
目的通过检测使用达格列净后对棕榈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活力、凋亡水平、线粒体功能、氧化应激及自噬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使用DMEM/F12完全培养液培养HK-2细胞。在37℃、5%CO2饱和湿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细胞生长密度达70%-80%时传代。细胞分组:正常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HK-2细胞;棕榈酸组:使用棕榈酸浓度为150umol/
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慢性疼痛周期长且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CP/CPPS的自身免疫失调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Th1、Th17细胞被认为与CP/CPPS的疼痛相关,中枢敏化也被认为是慢性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CP/CPPS疼痛的神经调控机制出发,探究CP/CPPS大鼠模型是否存在CD4+T细胞亚群L5-S2脊髓浸润及是否参与中枢敏化
研究目的1.探索外周血环状RNA在冠状动脉钙化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及其诊断价值研究;2.探索环状RNA:mmu-Pex13-0003、mmu-Galk2-0007在小鼠动脉钙化形成中的表达。研究方法1.高通量微阵列芯片分析三组钙化与非钙化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circRNAs差异表达谱;2.由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筛选可作为冠状动脉钙化(CAC)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所以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钙化组表达上调的cir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常见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由于许多国家吸烟人数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COPD的发病率仍可能会增加。近年来,通过对COPD的深入研究,逐渐意识到其不仅累及肺脏,还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并可伴有多种合并症,其中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COPD的主要合并症之一。COPD
背景与目的: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最后常常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由DN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造成个人家庭和社会巨大的经济负担。在DN的发展过程中,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其关键因素。由于目前对于DN的治疗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关键靶点,寻找新型的更有效的DN治疗药物有重要意义。肌肽(L-Carnosine),它是由一种具有多生物活性的二肽,是由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下晶体液与胶体液容量复苏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辅助的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肝切除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晶体容量复苏组(G1组,n=42例)与胶体容量复苏组(G2组,n=44例),两组患者在切肝前均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两组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后连接MostC are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stroke volu
研究背景及目的:作为占据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前列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制约着社会的发展。鉴于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差异,大多数病例在疾病进展的中晚期才能得以确诊,错过了外科手术的最佳时机,且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较差,手术之后的五年总体生存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目前对于中晚期胃癌多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现有的化疗药物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及较高的耐药性,故而寻找新的替代药物变得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