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道路工程中路面铺筑需要消耗大量砂、砾、碎石等颗粒土料,而我国天然砂石资源日益减少,因此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建造集料类路面基层/底基层可以为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效途径。考虑到再生骨料性能较差而土工合成材料对其具有较好的加固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加筋建筑垃圾再生粒料的路用性能。与此同时,交通荷载作用下路面粒料、地基软土处于三维循环应力状态,其长期变形特性与道路的服役性能密切相关,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工程中路面铺筑需要消耗大量砂、砾、碎石等颗粒土料,而我国天然砂石资源日益减少,因此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建造集料类路面基层/底基层可以为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效途径。考虑到再生骨料性能较差而土工合成材料对其具有较好的加固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加筋建筑垃圾再生粒料的路用性能。与此同时,交通荷载作用下路面粒料、地基软土处于三维循环应力状态,其长期变形特性与道路的服役性能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开展三维循环应力状态下加筋建筑垃圾再生粒料及软黏土的长期循环动力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大型直剪仪、真三轴等设备,针对路面基层/底基层加筋建筑垃圾再生粒料及饱和软黏土地基的抗剪切强度、累积变形、回弹模量等路用力学性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大型直剪仪进行了加筋再生粒料的静力剪切试验和循环剪切试验,发现多向格栅较双向格栅加筋效果更好,且土工合成材料强度的提高增加了再生粒料的抗剪强度及动剪切刚度,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粘聚力及阻尼比。(2)通过真三轴试验研究了加筋再生粒料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循环动力特性,发现加筋提高了土体的回弹模量,并且循环大主应力水平越高加筋效果更明显。但是,加筋对再生粒料的变形影响较为复杂,加筋层数越多变形能力越大,当循环大主应力幅值为30k Pa时,1、2、3层加筋下试样的累积应变同比不加筋试样分别减小了44%、31%、39%。(3)基于真三轴试验研究了三维应力状态下饱和软黏土部分排水及不排水循环动力特性,发现排水条件对软黏土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变形和回弹模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排水和部分排水条件下土体分别发生刚度软化和硬化,循环中主应力系数(bcyc)和循环应力比(CSR)对不同排水条件下土体的累积变形和回弹模量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当OCR=1时,部分排水下的累积大主应变是不排水试验的8.5倍,而OCR=4时只有2.3倍,随着CSR的降低和bcyc的增加,部分排水条件对累积大主应变的影响加强。(4)通过循环大、中主应力,永久剪切应变和体积应变耦合,解释了三维应力状态下累积大主应变的复杂行为,并对试验结果的工程应用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京津冀地区位于环渤海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优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是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我国的第三大经济圈,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是,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也出现了空气污染集中爆发的问题。面临经济增长与空气污染防治的矛盾,产业结构调整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短期内缓解该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系统问题出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空气质
环丙烯酮类化合物因其特殊的芳香小环结构拥有高效的反应活性而备受瞩目。目前为止,将环丙烯酮视为不饱和烃类、1,3-偶极子类及路易斯酸类化合物参与反应都有较多的报道,因此如何高效利用其特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策略,实现吲哚与环丙烯酮的选择性开环酰化反应,发展了一种高效合成2-烯丙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第二部分,实现了环丙烯酮及衍生物与单质硫(硒)的[3+2]环加成反应,
沿海地区疏浚淤泥的含水量与孔隙水化学成分受沉积影响变化较大,两者对固结渗透特性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疏浚淤泥的工程特性。因此本文通过固结渗透试验开展不同固结压力下初始含水量与孔隙液中阳离子的类型和浓度对疏浚淤泥固结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并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分析固结渗透试验的宏观现象,对沿海地区的实际工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压缩性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升高而升高,渗透性也表现出与
我国沿海地区存在着大量高含水率淤泥质土,包括天然沉积软土以及人工吹填土,都需经过加固处理才能用于工程建设。但由于淤堵等原因影响,导致传统排水固结法效果不佳,需要联合如絮凝、电渗等方法进行改善。生物聚合物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聚合物,具有高强度、无毒、环保等特点。近年来,土壤-生物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和土壤加固机制得到了广泛研究。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碳中和,本文采用生物聚合物替代传统絮凝剂,以改善高含
剪力墙结构通常以联肢剪力墙的形式存在,连梁作为其中耦联相邻墙肢的水平构件,在联肢剪力墙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联肢剪力墙结构的第一道抗震防线和主要的耗能构件。然而研究表明,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很难满足连梁对抗剪承载力和延性的要求。为此,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教授提出了一种新型连梁:复材管(FRP)约束钢筋混凝土连梁,FRP管的纤维主要沿环向布置,能有效增强连梁的抗剪承载力;同时,FRP管能防
随着近年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使用量逐渐增加,废旧汽车轮胎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在自然条件下,废旧轮胎很难降解,对环境保护构成极大挑战。将橡胶-砂混合土用于路基填料不仅可以达到废物有效利用的目的,同时可以改善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本文以机器处理后的颗粒橡胶和砂为原材料,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得到橡胶-砂混合土。通过室内单元体试验,研究了不同橡胶掺量(GRC)的橡胶-砂混合土的压缩特性、剪切特性以及循环荷载下
近年来,基于压电效应的道路振动能量收集技术受到了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可以为交通附属设施及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设备提供能量,从而为物联网和智能交通提供支持。本研究以室内和现场试验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两种新型路用压电换能器结构及其疲劳寿命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压电能量采集器在道路上的长期应用研究缺失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压电发电理论和压电陶瓷的主要性能参
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成为人才的竞争,具体管理着企业资金血液的财务人才,需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经营决策分析,对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影响是较为深远的。本文从高速公路企业财务工作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其当前财务人员的现状及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建议,为切实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寻求更多科学而可行的解决途径或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我国疏浚工程的大规模开展,每年都会产生大量高含水率、低强度的淤泥。将淤泥长期堆放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会对堆场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倡导下,研究如何实现淤泥快速排水固结并用于工程建设,将是一项利民利国的项目。水平排水板(PHD)真空预压法作为竖直排水板(PVD)真空预压的改进,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淤泥加固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VD-真空预压法存在的处理工期过长、排水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存在不同固结程度的饱和软黏土地基,包括欠固结、正常固结及超固结软黏土。软黏土工程性质较差,在静动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失稳、过大变形等灾害。首先,以往关于欠固结软黏土的研究极少,其次,针对不同应力路径下各向异性超固结软黏土的研究也较少。基于此,本文针对不同固结程度饱和软黏土,通过变围压动三轴试验系统等设备,开展了一系列静动力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欠固结度(U)下软黏土的静力剪切特性,以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