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结线虫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蔬菜作物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由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引起。目前,登记用于防治根结线虫病的药剂品种有限,因此在更加高效的药剂开发出来之前,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非常重要。本文测定了泰安周边地区根结线虫对常用杀线剂的敏感性,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剂型阿维菌素不同施药方式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并通过分析不同剂型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淋溶特性以及滴灌施药后在土壤中的分布,结合田间药效试验为科学评估利用滴灌施用阿维菌素的可行性提供依据。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浸虫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及噻唑膦对采自泰安及周边五个地区的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 h,五个地区根结线虫对阿维菌素的LC5o在1.7032mg/L-4.758 mg/L,地区间根结线虫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差异在3倍以内;药剂处理24h五个地区根结线虫对噻唑膦的LC50在3.0277 mg/L-21.535 mg/L,地区间根结线虫对噻唑膦敏感性差异小于8倍。2.通过室内盆栽接种试验比较了不同剂型阿维菌素不同施药方式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番茄生长指标的影响。在相同施药方法和相同施药剂量下,乳油的防效最高,0.5g/株防效可达68.75%,相同剂型和相同剂量下,混土施药方式效果最高,防效最低的处理为滴灌施用悬浮剂0.05g/株,仅为11.31%。在对植株的生长的影响上,阿维菌素乳油高剂量0.5g/株处理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长低于0.25g/株、0.05g/株处理。此外,不同剂型及不同施药方式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总体趋势是防效越高,番茄长势越好。3.通过室内振荡平衡、土柱淋溶、土壤薄板层析以及室内模拟滴灌试验研究了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淋溶特性以及不同滴灌条件下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分布扩散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剂型阿维菌素在土壤中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乳油、悬浮剂、微囊悬浮剂的Kd值分别为177.88、76.01和55.50,均属于较易吸附等级;在淋溶程度上,微囊悬浮剂>悬浮剂>乳油,但是超过40%的药剂集中在0-5 cm土层,三种剂型阿维菌素在淋溶等级上均属于较难淋溶。土壤薄板层析结果表明,微囊悬浮剂移动性能大于乳油及悬浮剂移动性能,属于中等移动等级,而乳油和悬浮剂属于较难移动等级。滴灌后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受药剂在土壤中的吸附、淋溶以及移动性能的影响,另外,也受用水量、剂型、土壤容重的影响。从水分和药剂扩散图形比较可以得出水分的扩散与药剂的扩散存在相关性,但药剂扩散显著滞后于水分扩散。从正交试验各指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用水量、剂型、容重对不同的指标存在不同影响,在水平最大扩散距离上,用水量起主要作用,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容重起主要作用;从有效扩散距离角度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剂型因素影响最大,垂直方向上土壤容重影响最大;在扩散面积方面,用水量对最大扩散面积影响最大,土壤容重对有效扩散面积影响最大。因此为扩大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应适量增大滴灌水量,选择疏松土壤和利用微囊悬浮剂或悬浮剂作为施药剂型。4.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滴灌施用阿维菌素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滴灌施药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均低于三种剂型单株灌根的效果,但在一定条件下滴灌施药也能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阿维菌素EC、SC、CS三种剂型0.015g/株有效成分单株灌根防效分别为61.77%、64.04%、62.06%,滴灌试验中在试验组合8(剂型:乳油,用水量:1.5 L,流速:0.1Mpa)以及试验组合3(剂型:乳油,用水量:2.0 L,流速:0.075Mpa)处理中防效也能达到60%以上。从施药后药剂在土壤中的分布程度可以看出,单株灌根药剂分布要优于滴灌施药。滴灌施药时,影响影响药剂扩散面积的因素中用水量起主要作用,其次为流速,最后为剂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