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经验在非母语语音感知中的作用——中国三语学习者对英语语音对立体的语音感知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enk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三语语音感知视角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感知英语音段与超音段对立体。该课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非母语(大都为二语)语音感知研究领域缺乏对三语语音学习的研究。过去几十年的语音感知研究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母语语音习得以及非母语语音习得的认识。上个世纪70年代语音感知研究揭示了语音习得领域最重要的发现。这些研究表明语言经验对语音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例如,研究发现人类天生具备辨别和感知世界上所有语言语音的能力。但随着母语语言经验的塑造,人类在6个月左右便开始从“世界公民”变成了“受制于特定文化背景的人”(Kuhl,2004, p.833),即人类逐渐失去对非母语语音的敏感性。基于这些研究发现,二语语音感知研究领域相继提出了相关理论如二语语音学习模型(SLM),感知同化模型(PAM),二语语言感知模型(L2LP),以及母语磁吸模型(NLM)。这些理论虽有诸多不同之处,但都认为学习者的语音感知系统不断受语言经验的塑造和影响。但语言经验(L1和L2)如何影响三语语音学习,特别是三语语音感知,缺乏相关研究。中国大陆的不少群体具有社会双语(societal bilingualism)的特征,即许多人即掌握自己的方言(L1),又掌握普通话(L1/L2)。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以三语学习的视角来研究英语语音习得,特别是三语语音感知。其次,中国英语语音习得研究现状启示我们有必要开展英语语音感知研究。语音习得理论表明语音感知是语音学习的基础(Escudero,2005;Flege,1995;Kuhl,1994)。但中国学习者如何感知英语语音,特别是习得困难的英语语音对立体,至今仍有待深入研究。  为探讨语言经验如何塑造中国学习者感知L3-英语语音,我们考查了四个研究问题。前三个问题主要考查语言经验如何影响对 L3音段对立体的语音感知,这包括三种情况:(1)感知L1中没有,但L2中有的L3音段对立体;(2)感知L1中有,但L2中没有的L3音段对立体;(3)感知L1与L2中都没有的L3音段对立体。第四个问题探讨感知L3超音段对立体,即词重音对立体。问题IV考查L1是否影响L3词重音的感知。  为此,我们进行了三个感知实验。前两个实验针对前三个研究问题,第三个实验针对第四个研究问题。我们采用了非母语语音感知研究领域里两个标准的实验范式,即AXB区分实验和语音序列回忆任务(sequence recall task)。前两个实验采用AXB区分实验,语音序列回忆任务用于第三个实验。45名被试(即北京话,长沙话和粤语三个语言组,各15名)参与了前两个实验。30名被试(即北京话,长沙话两个语言组,各15名)参与了第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的刺激为无意义的英语音节,这些音节均由英语母语者录制而成。第一个实验共搜集12960个观察数据。第二个实验的刺激为中文单音节字,由北京话母语者录制而成,该实验共搜集4329个观察数据。第三个实验的刺激为无意义的英语重音词,由一位专业的英语语音学家录制而成。该实验共搜集1080个观察数据。  研究表明语言经验与中国学习者的L3语音感知有着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主要发现有:  (1)问题Ia和Ib:首先,结果显示在感知L3/l/vs./n/和/n/vs./?/两组对立体时北京话学习者显著地好于长沙话学习者,这表明L1对长沙话学习者感知L3语音有干扰作用。出乎预料的是,我们发现在感知这两类语音对立体时,北京话学习者亦显著地好于粤语学习者。而粤语学习者的L1均存在这两组语音对立体。  其次,实验二结果显示L2(普通话)与长沙话学习者对L3这两组对立体的感知无显著相关性,即表明L2对L3语音感知无任何作用。但同时,我们发现L2与粤语学习者对L3的语音感知显著相关,这表明L2对粤语学习者的L3语音感知有一定作用。这一结果验证了非母语语音感知理论中的共同观点,即语言经验(L1和L2)不断地塑造学习者的语音感知系统。  (2)问题II:第一,我们发现L1对粤语学习者感知L3音节尾塞音对立体(/p/vs.?,/t/vs.?, and/k/vs.?;/p/vs./t/vs./k/)无促进作用,因为粤语学习者在感知这些L3语音对立体时显著地差与北京话学习者。  第二,我们发现北京话学习者对三组L3鼻音对立体的感知均好于粤语学习者,这表明粤语学习者的L1对其有干扰作用。这一结果非常有趣,因为粤语学习者的L1均有这三组对立体。
其他文献
模糊现象普遍存在人类思维和自然语言中。近年来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选用历届美国总统演说辞为语料库,从语用学角度对这一融文学、政论乃至法律语
课外学习一直以来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效补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缩减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课外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因而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全球化和网络技术
当今社会普遍认为,媒体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给公众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媒体向人们传递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资讯,表达态度和立场,试图与观众或读者建立联系。新闻报道,作
新闻英语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功能语体,根据不同的标准还可以划分为多种次语体。新闻报道和社论作为两种比较常见的次语体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且大多数研究着重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由于其思想超越了他当时所处的时代,从美国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麦尔维尔差不多完全被人们所遗忘。而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