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观量和复句研究一直都是语法研究的重点,且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而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现代汉语复句能否表主观量,以及表何种主观量进行了全面考察。本文既研究每一类复句在表达主观量方面呈现出的总体特点,还对同一大类下的相近格式在表达主观量方面的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概述前人研究成果,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是递进复句表主观量考察,首先通过筛选语料,把递进复句分为能够表主观量的复句和不能表主观量的复句两大类,然后对能够表主观量的“不但A,而且B”类、“尚且A,何况B”类、“不但不A,反而B”类三种递进复句格式表主观量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按照同样的方法,第三章是选择复句表主观量考察,主要对能够表主观量的“与其A,不如B”类和“宁可A,也不B”类两种已定选择格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四章是假设复句表主观量考察,主要对能够表主观量的复句“如果A,就B”类、“再A,也B”类、“即使A,也B”类三种格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第五章是条件复句表主观量考察,主要对能够表主观量的复句“只要A,就B”类、“只有A,才B”类和“无论A,都B”类三种格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六章对并列复句、转折复句表主观量情况进行了简要描述。在对以上复句表主观量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复句格式表主观性的强弱进行了对比,其规律大致如下:当主观排出的量级与客观量级一致时,主观性较弱;当客观事物本身没有量级,通过“人为赋序”主观赋予量级时,主观性较强;当主观排出的量级与客观量级相反时,主观性最强。极端句式主观性程度要比一般句式的主观性程度强。本文考察的量是广义的“量”,既包括由数量词语表达的量,还包括不带数量词语的量级,比前人研究的主观量的范围要宽。本文从主观量的角度去研究复句,把复句研究与主观量研究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主观量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复句研究的视野。同时,本文对纠正一些偏误现象,提高汉语表达效果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