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益生菌对奶牛乳品质和山羊瘤胃代谢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st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调节生长,提高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自由基、颉颃有毒元素以及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的发生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我国存在广泛的缺硒区,奶牛日粮中补硒已经是奶牛养殖业采取的常规措施。研究发现生物源性的有机硒比无机硒毒性小,生物利用率高,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小。益生菌具有改善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和生长的作用。富硒益生菌(Selenium-enriched probiotics,SP)制剂是本研究室根据微生物转化的原理,应用益生菌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一种新型有机硒源制剂,能同时发挥有机硒和益生菌的双重生物学功能。有研究表明日粮添加SP能提高奶牛对Se的利用率、降低乳中细胞数、具有提高奶产量的趋势以及提高羔羊的生产性能,但是SP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及其对反刍动物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本文研究了日粮添加SP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特别是对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且,以山羊为模型,研究了SP对瘤胃代谢、瘤胃液和血浆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及添加SP后瘤胃细菌区系的变化,探索了其作用的相关机理,为SP在奶牛和山羊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1.日粮添加富硒益生菌对奶牛血硒、乳硒、乳成分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本试验通过给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硒(Se),比较了不同硒源对血Se、乳Se、乳成分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将32头经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亚硒酸钠(SS)组、富硒酵母组(SY)和富硒益生菌组(SP)除了饲喂基础日粮外,每天还分别添加5 mg不同来源的Se。试验从产前30 d开始,到产后90 d结束。于试验的第0、60、75、90d,经尾静脉采集血液样品;于试验的第60、75、90 d,采集奶样。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不同Se源,对乳产量、乳糖、乳脂、乳蛋白以及血清GPx3的活性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提高全血Se(P<0.01)、乳Se浓度(P<0.01)、GPx1的活性(P<0.05)以及乳中多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P<0.05),特别是C18:2cis-9,cis-12的百分比(P<0.05),而且有降低饱和脂肪酸的趋势(P=0.11)。与SS组相比,日粮添加SP和SY均能显著提高全血Se(P<0.05)、乳Se(P<0.05)和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P<0.05)。   试验2.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以饲喂苜蓿干草为基础日粮的成年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利用人工模拟瘤胃发酵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的复合益生菌(0、1、1.5、2和2.5 mL·L-1)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每个120 mL的发酵瓶中含450 mg发酵底物(精料150 mg,苜蓿干草300 mg),15 mL瘤胃液和45 mL的培养基。发酵结束后,分别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瘤胃体外发酵pH值、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TVFA)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显著提高了乙酸浓度(P<0.05),而且二者之间具有剂量效应;乙丙比也有提高的趋势(P=0.08)。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升高瘤胃体外发酵的乙酸浓度,而且有升高乙丙比的趋势。   试验3.日粮添加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以饲喂苜蓿干草为基础日粮的成年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利用人工模拟瘤胃发酵的方法,研究了2种硒源(亚硒酸钠和富硒益生菌)和不同硒水平(0.25、0.5和1 mg·kg-1)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每个120 mL的发酵瓶中含450 mg发酵底物(精料150mg,苜蓿干草300 mg),15 mL瘤胃液和45 mL的培养基。发酵结束后,分别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微生物蛋白(MCP)和氨态氮(NH3-N)。结果表明,硒源对体外发酵瘤胃的pH值、MCP和NH3-N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有影响丁酸浓度的趋势(P=0.08)。与亚硒酸钠相比,日粮添加富硒益生菌能显著升高MCP浓度(P<0.05)和降低NH3-N(P<0.05)和丁酸浓度(P<0.05)。   试验4.日粮添加富硒益生菌对山羊瘤胃代谢的影响   以8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试验,每期15 d。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8(LSP)、16(MSP)、32(HSP)mL·d-1的富硒益生菌(SP),在每期的第14 d采集各组山羊饲后的瘤胃液进行瘤胃发酵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日粮添加SP对山羊瘤胃pH、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有影响氨态氮(NH3-N)浓度的趋势(P=0.08)。与对照组相比,在发酵2h,MSP和HSP组的MCP显著升高(P<0.05);在发酵4h,MSP和HSP组的pH和TVFA显著升高(P<0.05);在发酵6h,MSP组的pH和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HSP组的乙酸浓度升高(P<0.05);在发酵8h,MSP和HSP组的pH显著升高(P<0.05)。结果显示,给山羊日粮中添加SP能够提高瘤胃pH,增加瘤胃乙酸浓度、TVFA浓度、MCP浓度,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发酵。   试验5.日粮添加富硒益生菌对山羊血液学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以8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试验,每期15 d。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8(LSP)、16(MSP)、32(HSP)mL·d-1的液体富硒益生菌(SP),在每期的第15 d饲喂前经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液学与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日粮添加SP对血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有升高红细胞的趋势(P=0.08);日粮添加SP能显著升高血浆总蛋白(P<0.05),全血Se浓度(P<0.05),GPx1活性(P<0.05),和降低MDA浓度(P<0.05)。结果显示,日粮添加SP能够增强山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而且有升高红细胞的趋势。   试验6.日粮添加富硒益生菌对山羊瘤胃液和血浆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以8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试验,每期15 d。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8(LSP)、16(MSP)、32(HSP)mL·d-1的液体富硒益生菌(SP),在每期的第15 d饲喂前采血,采集饲后3h的瘤胃液分别测定脂肪酸和血浆甘油三酯浓度。结果表明,日粮添加SP能显著影响瘤胃液和血浆中的trans-11 C18:1含量(P<0.05),而且具有影响瘤胃液α-C18:3含量的趋势(P=0.07)。与对照组相比,HSY组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果显示,日粮添加SP能显著升高瘤胃液和血液中trans-11 C18:1含量,而且,HSY组还具有降甘油三酯的作用。   试验7.日粮中添加富硒益生菌后山羊瘤胃细菌区系的变化   以3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正式试验前10 d为适应期,对照期和试验期各20 d。试验期经瘤胃瘘管给山羊添加富硒益生菌(SP)16 mL·d-1。分别采集对照期和试验期第20 d晨饲喂后3 h的瘤胃液,-20℃备测。提取添加前后瘤胃液的总DNA,利用细菌通用引物8F/1510R扩增16S rDNA的基因序列,分别构建2个16S rDNA基因文库;从每个文库中各随机挑取200个克隆,对阳性克隆用HhaⅠ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聚类,取各RFLP类群中的代表克隆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细菌区系多态性的变化。结果发现,瘤胃中的优势菌群为噬纤维菌/屈绕杆菌/拟杆菌(CFB)、低(G+C)含量的革兰阳性菌(LGCGPB)和变形菌,而且60%以上细菌为未培养菌。给山羊添加SP能增加瘤胃微生物的多态性(30比35),特别是LGCGPB的多态性(6比9);添加SP后,瘤胃中纤维分解菌的多态性和克隆数增加。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建筑市场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建设法规课程应定性为建筑类专业学生修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建设法规课程体现出跨学科性、学科知识的抽象性两大显著特点,在实践中建设法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应从按专业完善教材编排、提高学科重视度、改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解决。  关键词: 建设法规课程 特点 问题 建议    一、建设法规课程的性质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大量规范和管理建设行
由于缺乏优质牧草,为了提高奶产量奶牛饲养企业常常会给奶牛饲喂高精料日粮。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最终会导致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动物的瘤胃中会产
摘 要: 对学生盲目的、不当的关注,不但不会让学生受宠若惊,反而会让他们受到束缚,对学生的“关注”最终也演变成了“关住”。给予学生应有的关注、关心和重视,本是师德所要求的,但只有适度、适当的关注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教师该给学生怎样的关注。  关键词: 关注 关住 健康 教与学 个性与服从    有这样一个案例:学生王某以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本校高中就读,高一高二时成绩一向稳定,进入高三时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的师德水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诚信力教,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要少一点名利之念;教书育人,要多一点博爱之心。用大爱做小事是教育事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师德的具体表现。师德固然有可歌可
摘 要: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就业体制的转变,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中国发达地区文化风俗简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初步对该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设计和规划。  关键词: 就业指导 文化风俗 语言 饮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应当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组成
摘 要: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在美术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在美术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德育 渗透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美育教育,希望以美育教育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美术教育则是美育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拓宽学生的知识,美
摘 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模式。这样的模式很显然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要求把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学生毕竟是学生,根据年龄和心理特征,学生的自控能力毕竟有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们研究的科题。  关键词: 激发 主动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大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它。我们目前的评价方式存在着很多误区,这对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有不好的影响。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不知道怎么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学